十月 2002

SUN MON TUE WED THU FRI SAT

 

 

1

2

演講偶拾(之九)大師之風釆──楊震寧教授

3

俠女來了

4

聲音與健康(十五)

5

BB與汪汪(十八)

6

7

經濟與文化

8

穿著的藝術

9

傲得好看

10

頭髮,不染也罷!

11

聲音與健康 (十六)

12

教師聲線班將開了!

13

14

15

閒話藝評(之一)

16

閒話藝評(之二)

17

母親的頓悟

18

春花秋月何時了

19

聲音與健康 (十七)

20

21

羅文, 你走了!

22

音樂薰陶要有法

23

BB與汪汪(十九)

24

浮過了生命之海

25

美麗的圖畫

26

演講偶拾(之十)

27

28

上帝,在西方人的眼裡

29

時間主宰人生

30

給家長的公開信

31

竟是經年了

 

 

十一月份的內容

十二月份的內容

一月份的內容

二月份的內容

三月份的內容

四月份的內容

五月份的內容

六月份的內容

七月份的內容

八月份的內容

九月份的內容


10月2日 演講偶拾(之九)

大師之風釆──楊震寧教授

演講偶拾版內另有其他研討會的相片

9月28日往中文大學聽《楊震寧教授八秩榮慶學術研討會》。

誠如中大校長金耀基教授所說,我們眼前的楊教授怎樣看都不像八十歲,我們都被他的年青外表欺騙了。

當日,楊教授用普通話發言,題目是《八十述懷──我所認識的物理學家》。

楊教授坐在講台,第一句說話給我感覺長者的慈愛,他說:“人老了,就總想把他的經驗告訴別人,特別是一些年青人……”

首先楊震寧教授放出一部他最喜愛的 20 世紀偉大科學家、物理學家的紀錄片,這些人物都是值得尊敬和懷念。接著他列舉了四位物理學大師的風格和為人。

我一邊聽一邊欣賞楊教授的講話,他是集文釆、情釆、神釆於一身,他說:“中國人對文化藝術的評論,可以用很少的文字來介紹,對下面幾位人物,我沿用中國評論的特色,用很簡單的英文字來代表。”楊教授在這寥寥數語,已引出東西方文化的演講互動力量。

也許有人認為楊教授當日的談話太感性了,如果有這樣的想法,那真的辜負了老人家的語重深長,物理學家的成功理論是有深厚文化基礎與對大自然的頓悟,而這份頓悟是繫於人格與胸懷以及藝術幻想力。我說教授演講的情釆,正是他對年青人的啟蒙和慈愛。

最令我留下深印象是楊教授說理當中,常常幽自己一默,但又不會過火,非常恰到好處,端的是大師風範,值得我們學習學習。

返回主頁 演講偶拾主頁 回本頁首日曆

回應請到交流站


10月3日 俠女來了

《聊齋新說》已經跟讀者見面了好幾個月,《夢狼》在上星期四連「結語篇」都上網了,第六個要演繹蒲松齡先生的作品乃至情至性之《俠女》,我用「至性」而不用「至聖」是因女主角之性格突出,然至情者,乃人情道理之謂也。

當我演繹「蒲」氏《俠女》的時候,竟然被男女主角的孝與義感動得眼睛也紅濕起來。

人間有情,人間有孝,請讀者慢慢欣賞本主第六個,亦是最後一集的《聊齋新說》,請請。

往《聊齋新說-俠女》

返回主頁 回本頁首日曆

回應請到交流站


10月4日 聲音與健康(十五)

常常有教師問我一個關於用聲問題,他們說:“如何用「丹田」呼吸?如何用「腹式」講話?”

我聽了,明知他們會提出一個切身感受,它是──練來練去練不成

理由是,能夠用「丹田」即腹式呼吸及講話的人,他們必定是從小習慣了講話清楚,看上去精神開朗有朝氣。因為習慣了發聲明亮,身體相應小病及抵抗力強。

讓我在這里作個比喻,聲音好像汽車在路上行走,如果交通沒有阻塞,汽車當然走得自由通暢。聲音與呼吸的關係也是同出一理。

為甚麼既然知道講話呼吸要用腹式,而腹部只是落在距離咀巴不遠的位置,但要用上它卻艱難非常?

簡單地說,人們已經習慣了在喉嚨使勁講話,聲音是從氣而出,而用喉嚨講話,都是聲音淺而輕或爆發式的聲音,聲音淺出,吸入空氣亦只停留在鼻與口腔及上胸膛之間,久而久之,身體的胸部與腹部因長久不用而功能衰退,有的甚至出現疾病或僵硬化。

用聲者往往忽略本身生理因素,而馬上採納專家意見,來一式「丹田」呼吸,「腹式」講話。如此這般,就是問題的結果,「練到喉痛氣頂」。

返回主頁 聲音與健康 回本頁首日曆

回應請到交流站


10月5日 BB與汪汪(十八)

BB:汪汪你看,哈哈……笑死我了,胖胖表哥他……

汪汪:(不理會BB)胖胖表哥對準球球,眼睛集中,啊!差點中了,差點中了,你的一擊好利害呀!

嗚嗚喔喔……

美美:不害羞,哥哥的桌球功夫,比起我們的金牌英雄,唉!哥哥啊,你的水平實在太低了。

胖胖:汪汪真是有眼光,我胖胖一定學我們的三人桌球金牌大俠,看球──氣死我了,差半分便入球。

BB:胖胖表哥的桌球姿勢,哈哈哈──好似 BB 的親戚哈巴狗

美美:哥哥啊!你看馮國威的入球姿態,噢!真勇真威威,呀!「神奇小子」哥哥傅家俊發揮他制勝的出奇本領,好叻呀!啊──陳國明哥哥,我美美向你歡呼,你的外號是「進攻型」,好帥,好型啊!

BB:我長大之後一定學黃金寶哥哥,看金寶哥哥遭到重重圍攻底下,看他突圍而出,呀衝!好────金寶哥哥是銅牌得主,好叻!好叻!

返回主頁 BB與汪汪主頁 回本頁首日曆

回應請到交流站


10月7日 經濟與文化

大陸在經濟起飛之後,城市與城市之間,竟響起一片文化與金錢互相輝映之呼聲。北京如此,上海如此,深圳、廣州亦如此。

中國不竟是文明古國,人民都以自己源遠流長,顯赫輝煌的文化藝術而感到自豪。

自從文革之後,中國經歷了內外交困的艱苦時刻,由於經濟及政治原因,中國的文化氣候,斷層了好些時候,以前常慨嘆中國的一窮二白三乾枯,即窮困、禁制、單調的生活模式,現在都因連翻了幾翻之後國家變得開放而且多元化。

當人民生活安定下了,袋中有了錢,文化相繼為國民追求的目標,到底中國人民是崇尚文化素質的民族。相比之下香港人則較缺乏這點氣質。

返回主頁 回本頁首日曆

回應請到交流站


10月8日 穿著的藝術

一位在廣州的友人,她代表公司邀請我到湖南「雷鋒鎮」,為他們一個大型樓盤講關於「行政人員的穿著學問」。因時間上的撞期,雖然是為兩天的研討班,但我還是婉拒了。

我對朋友說,湖南這地方我沒有看過,於這地方的民情、民生、人民習慣等,我知道得很少,如果用個人的經驗與穿著配答觀點,跟當地人談論穿著的藝術,一定碰釘。

原因是沒有令他們對我所講的話題,引起共鳴。

每逢要進行遊說,首先要懂得別人的所須所想,當然自己設定的講話內容要切中人們的希望與需求。服飾與穿著,是屬於生活文化的一種,穿著學問是跟生活環境與人民風格,在互為影響之下的美之追求。

我不答應「雷鋒鎮」的穿著演講,理由跟不明該地情形很有關連。

返回主頁 回本頁首日曆

回應請到交流站


10月9日 傲得好看

我不是王菲的歌迷,不過偶然看到電視裡的王菲表演神態,我不期然暗地喝采。她獨自台上唱她要唱的歌,眼睛像望得老遠的,無人可及的事物,她不管台上台下,她站在台之一方──「當眾孤獨」。

記得老師李銘森導演,他指導我演繹台詞的時候說:“當眾孤獨”

也許有些同學不明老師所言,而我則如獲至寶茅塞頓開。

於是我把一段一段的獨白,完完全全注入了我的思維感覺,就算當著大導演的老師面前,我眼中無人無物、心、口、意,都是那些句子,那些話意。

看到王菲的台上神韻,不禁有一份意會與共鳴。傲──一定帶幾分瀟灑才好看,這點王菲都擁有了

返回主頁 回本頁首日曆

回應請到交流站


10月10日 頭髮,不染也罷!

我不反對染髮,更加不反對染得滿頭金髮。但每次看到年輕人,或年紀長一點的中國人來一個黃毛金髮「LOOK」,我不禁把眉頭輕輕縐兩下。黃髮、金髮,是西方人士的自然頭髮顏色,上天要他們擁有一頭金髮,是有必要的,看呀!他們的眉毛和眼睛,都不會像東方人的烏黑,再者,他們的面部骨格,如鼻子、咀巴、和皮膚都是因應他們的頭髮顏色而生的,一切都是渾然而成,由於是他們的天然髮色,所以令人看得舒服諧和。

時下的「趨時」中國人,把自家一頭或棕黑色或烏溜溜的頭髮,染它一個滿頭黃金的新潮款,真箇是大大減弱明朗清新的容貌和朝氣,這門子染髮時尚,剛剛跟咱們炎黃子孫的祖傳面相皮膚格格不入。

君不見中國人的眼睛眉毛總跟頭髮長得一致顏色嗎?它在顏色學是非常調和的配搭,最妙的是眼睛黑白分明,那真是像詩人所說──眼睛一閃一閃如天上之星星。

在一些文學作品常常有這樣的描述:“看他神情暗淡面目無光,唉!真的是潦倒無助,見到他頭髮凌亂又乾又黃,也許日子不好過罷!”

執筆寫此文字,只是希望染金黃髮的黃皮膚人,首先要照鏡,相信鏡,然後想想,精神嗎?好看嗎?適合嗎?

返回主頁 回本頁首日曆

回應請到交流站


10月11日 聲音與健康 (十六)

一位十年前在女青年會上教師聲線班的學生,突然給我電話說:“周老師,我是妳的舊學生,好了,我終於在網上找到妳。聽;我的聲音好了差不多十年,現在又不好了。”有沒有辦法痊癒?當然有,於是她又再來練聲。這位同學的聲音問題,它是發生不斷往高聲區發聲,如此一來便漸漸削弱了胸聲即是「中聲區」。

人體的中聲區就像一個社會的中產階級,它是平衝上下兩個聲區的骨幹份子。

發聲講話用不上中聲區,這是可大可小的健康問題,我這位教師學生就出現了頸筋僵硬,喉嚨以下的上胸骨緊迫,一連串影響之下,她的腸胃亦出了毛病。

如此,那會說話暢順。再者;她平日做運動,不自覺地把雙肩往上抬,這種習慣往往令呼吸緊張,在惡性循環底下,就形成了聲音故障。

昨天上課時,看到她經過第一次矯正說話,沒有開始時的啞及「爆裂」式講話。於是再要她按摩胸口及練呼吸,當我調節她氣息時,原來她穿的是彈力緊身內衣,偶然一次穿穿無防,但長期穿它則令呼吸受困。

她明白了,馬上除掉再重新練聲。

返回主頁 聲音與健康 回本頁首日曆

回應請到交流站


10月12日 教師聲線班將開了!

很久沒有開《教師聲線班》了,現在又重出江湖,與各路聲沙喉痛老師見面.唉!端的是教師之「拉力」有勁也。

為什麼我會有此感嘆!原因我曾經向學界宣佈,經過十年為教師「效」護理喉嚨替他們練聲「之勞」,看到了教師護理有法,我不禁感到一份自豪和心安,不過每次上堂我總全力以赴,遇有難度高的聲音問題,我會感同身受,於是求天求地求神仙,當然連在天的母親也求她一番,當然求救一大輪之後,還得自己乖乖為教師們尋找矯正聲音的辦法,每次結業,學員取得了好成績,我總橫一把汗呼一口氣,轉眼十年過去,替教師護聲開聲有了好收成,我噓一口氣剎有介事地說可以退休了,再繼續進修去也。

從前母親總希望我會為社會做一點事,她說醫療和教育是很重要的,我本性嘻皮笑臉兼坐立不定,要我間中教學還可以,若果把教學當為職業,肯定把我「嚇死」。不過母親的話不可不聽,此外;看見老師們的開聲「有難」,我靈機一觸來一個四兩摶千斤,(其實我是說擒賊先擒王,但不能說老師是賊王或賊亞爸,故用了另一個好聽句子來代替。)此計是幫老師一把,讓他們教得自然.正所謂老師聲氣好,學生聽得懂,於是就開辦了全港首創的《教師聲線護理及訓練班》。

這就是我當日開班的緣起.現在重出;是因為多次答應了教師的開班要求,我總不能食言罷!

教師們,請勞煩進入教協網頁便可一目了然,教協網址:www.hkptu.org

電話:2780-7337 陳文秋小姐查詢

返回主頁 回本頁首日曆

回應請到交流站


10月15日 閒話藝評(之一)

很多朋友及長輩都說我的藝評寫得不錯,也許我從少跟藝術結下了不解緣之故罷。

一位台灣讀者電郵給我,問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她說好的藝評有助提高藝術感覺和藝術研究者的胸襟和藝術判斷,但一篇藝評要寫得又好又中的真不容易,問我如何把握評論的分寸!

在我未解答這位網友問題之前,讓我講一講當年如何被老師嚴加對待的故事。

再講一下我的老師李銘森導演,每次上他的課,都被他的高要求暗地叫嚷抗議,記得有一堂要表達一篇小品文,我落足表情聲色俱勵,正當沾沾自喜滿以為沒有打個滿分都有九成佳績。那曉得李老師當眾用手把我肩膊用力一按,然後一臉嚴肅說道:“不要唸得張牙舞爪表情動作多多!”唉!我難為情死了,但忍著不露半點「難為」之色。

老師一點都不理我心作如何想,繼續說:“妳眼睛看不見當時情景。”

我恨他恨得要命,李老師以為我是超人,再繼續說:“妳用兩個字來形容這篇文章。”

當然我用了不只兩個字來形容文章,結果不是因用字多了的問題;令老師搖頭縐眉,而是我用字不能中的,不能撮取文章的命題和要訴說的東西。

待續

返回主頁 回本頁首日曆

回應請到交流站


10月16日 閒話藝評(之二)

為甚麼舉這個例子?我是以此道出藝術的內涵和它的結構,是有其實實在在的方向感,當藝術家要表現或重現一項藝術,必然要透過他們的理解、想像、審美觀、組織力和表達能力。

李老師的施教理念,令我在藝術與藝術判斷,建立了實在的基本功。回頭說藝評,要評論藝術,首先要用心去看,去理解作者或表演者的意圖。然後看藝術的佈局,是否有凝聚力,是否犯了結構鬆散,是否令人看了眼前一亮或沉重堆砌,還有是否合理。

當明白了藝術要表現的東西,我再進一步要留神表演者的「準確」性,有些藝術家以為藝術可以無邊無際,這可犯了因過於隨意以致內容貧乏,難以引起別人的共鳴。

藝術的準確性如何去拾取?一位舞蹈家,她要表演孔雀舞,首先要明白孔雀的傲慢與它的美麗及光采,這就是表演的準確性了,對中了命題,這刻應該是看舞蹈家是否跳出美感、神韻、和藝術的魅力。

不同類型的藝術,有它們本身的特性,作為藝評人就得下功夫去明白它,知道它,如果是門外漢,就切不可妄下評論。

如果寫藝術觀賞又當別論,有時觀眾的眼光往往直接道出是好是壞,無他,觀眾沒有負上當藝評人的包袱,他們只說感人不感人,美麗不美麗。

一位優秀的藝術家,有時要留意觀眾的評語,說不定從中得到啟發。

以上的文字,希望這位台灣網友會有共鳴。

返回主頁 回本頁首日曆

回應請到交流站


10月17日 母親的頓悟

香港學生真的面對不少壓力,功課多已經不是甚麼大不了的事,原來連生活愛好,都列入小學生升中或選擇學校的俱備條件。

香港校際朗誦節又將來臨,近月常接到家長的留言或電郵,他們心急子女的參賽策略,希望我能抽空訓練他們的子女。

通常碰到這種情形,我總平心靜氣跟家長討論參賽的目的。

當然子女得獎是每個家長的願望,不過參賽失敗亦可以當作一件好事。每人的成長必定經歷不如人或失敗的挫折,萬一子女在比賽中給人比下來,家長可以乘機讓子女明白成功並非偶然,人生要學習的是如何去面對失敗,及接受失敗,只要明白失敗乃成功之母,那就不枉參賽一場了。

我鼓勵家長不要太執著輸贏,把東西看遠一點,讓比賽作為「練膽場」,這些都對子女將來與人接觸或面對社會有一定的培訓效益。至於希望我為他們作比賽「特訓」,我是不會答應的。理由是令小朋友加深了成敗的壓力,而且為了比賽而比賽,是不會生出好成績的,況且給小朋友以為文化藝術可以一步登天,這樣子便失去了藝術的意義。

返回主頁 回本頁首日曆

回應請到交流站


10月18日 春花秋月何時了

南唐後主李煜寫的詞《虞美人》,打從我少年時代,已經迷上了這首富有「夢」幻色彩的帝主名作。從前對它的理解只局限於字面的多情多感──

春花秋月何時了                                                                                           

往事知多少

小樓昨夜又東風

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                 

只是珠顏改

問君能有幾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李後主用詞遣句簡潔多姿,既有大詞人之文采風流,更有君主之貴族氣質。以往喜歡它,也許是少年人的口味,可不是嗎?

「春花秋月何時了」,我當時的理解是人生如夢,夢「纏」人生,於是一個一個的夢,編織了一幅又幅的過往。

我對《虞美人》的喜愛,還有它的句子美音樂美,少年人嘛!總以為最懂愁滋味。

近日想起這首「名詞」,竟然腦海呈現李後主的下筆心情,他把「無奈」真的寫得絲絲入扣。他愛國,但治國無方,他愛當詩人詞家,但上天偏要他當上王帝,最後連他的至愛小周后都保護無力。

《虞美人》的詞情無奈鬱蒼,李煜下筆如畫,奈何錯生帝王家,也是另一種無奈。

返回主頁 回本頁首日曆

回應請到交流站


10月19日 聲音與健康 (十七)

話說十年不見的老師學生,經過五堂「特訓」,聲音通暢多了,初時她不明白為甚麼要特別訓練中聲區,現在真的嚐到聲音開始清楚明亮的自然感。

今天上堂時間,連她本來以為喉痛會隨之感冒的現象都沒有了,其實也不是甚麼特別奇功,只不過是練聲與食療所奏的功效而已。我用大約一湯匙的咸薄荷葉另加兩小片薑用熱水泡它一回,學生一邊練聲一邊做擴闊共鳴的運動,做一陣子,我要她喝一口薑泡薄荷茶,跟著按摩喉嚨聲帶部份,然後再練呼吸。如此一來一回,喉嚨因得到適當的舒緩,她告訴我已經沒有喉痛的現象。

今天因她的喉嚨痛,使我想起教師如果因感冒藥引起的喉乾聲啞,我建議可做一番喉部及胸口的按摩運動,也可以一邊拍胸口一邊笑著用呵音發聲,這樣有助開聲及把因吃了感冒藥變得啞弱的聲音恢復彈性。

返回主頁 聲音與健康 回本頁首日曆

回應請到交流站


10月21日 羅文, 你走了!

羅文先生走了,據說他在死前一刻仍堅持生命的執著,他不接受安樂死,他不讓醫生打嗎啡,這使我記起一位法師的說話:“我的病苦,是我得來的因果,既然生命已到盡頭,讓我在最後一口氣多明白生、老、病、死、苦,若然再有來生,今生之劫正為我種下多一份佛心佛性。”當時我只有十四、五歲,我只感到他的說話祥和安定,不知不覺我已經吸收了法師的智慧。

羅文是否作如是想,我不得而知,不過他臨走前的平靜,也許是重溫他自出娘胎到懂事,所經歷的重重險阻,然而,每度難關都是他的燒煉場。他的藝術,他的本領,都是從堅忍克苦奮鬥爭取回來的。畢竟羅文是從充滿苦澀多難的人生路冒出頭來,他助人,給別人機會,他尊重名利,尊重掌聲,他知道名利的正面意義,一切歸於奮鬥的成果。

羅文先生,你給人間增添了一份禮物,是告訴我們;人──只能活一次

返回主頁 回本頁首日曆

回應請到交流站


10月22日 音樂薰陶要有法

一位本港文化藝術版編輯,偶然跟我談起音樂薰陶的問題,編輯先生為了讓初出生的兒子接受音樂「家教」,於是買了「莫札特」的 CD 播放,那曉得他的兒子聽到了音樂便哭過不停。我問他是否在兒子出世後才聽,換言之當他的妻子在懷孕期間並沒有進行音樂「胎教」,他點頭稱是。

音樂雖然是可以打破國家和種族界限,不過如果初次接觸,非但聽不到音樂之美,有時會因不適應音樂的節奏和音樂的色彩音律,而感到煩躁和不安。

這位小朋友雖然聽了「莫札特」明朗輕鬆的音樂,可是莫札特的歐洲音樂對他是那麼陌生,小朋友以為自己置身於陌生地方,以為遠離了爸爸媽媽,小朋友的直覺是用「哭叫」來表達恐懼。

我說:“如果你希望讓小朋友在嬰兒時候開始聽音樂,最安全及較恰當的方法是,當你抱著他,跟他說著嬰兒話語的時候,可以同時放出音樂,如果希望 BB 快點感受音樂的樂趣,父母可以在日常也哼出音樂的樂句。過一段時候,小朋友因熟識了音樂是四週圍環境的一份子,那麼就不會產生因陌生而害怕了。

甚麼美好的東西,都要經過溝通熟習,才能適應它喜歡它,音樂亦不例外。

返回主頁 回本頁首日曆

回應請到交流站


10月23日 BB與汪汪(十九)

汪汪:BB快快跑,快點快點。

BB:汪汪你緊張得汪……汪……亂叫,為什麼?

汪汪:你爸BB一邊看報紙,一邊嗚嗚喔喔,我好擔心爸BB……他……

BB:我不喝奶奶了,快快去看爸BB。

媽咪:唉;BB爸你不要傷心,我知道你是羅文的FANS,我以後都準你聽他的歌好嗎……

爸B:我要搜集羅文的歌曲,讓BB長大之後,明白做人要努力。

媽咪:BB爸你把傷心化為力量,真好,真好。

BB:喂汪汪,輕聲點呼吸,嘻嘻,媽咪今天很溫柔,嘻嘻!

汪汪:BB,(汪汪,咭咭,汪……)

BB:汪汪呀!你是否發神經?笑成這個怪樣。

汪汪:BB看呀!媽咪幫幫爸B抹淨眼淚;他好好呀!(汪汪汪嘻嘻嘻……)

BB:汪汪,哈哈哈,爸BB執住媽咪對手仔,好得意,好醜怪,嘻……

(BB跟汪汪細聲講小心笑,哈……哈……神不知鬼不覺。)

返回主頁 BB與汪汪主頁 回本頁首日曆

回應請到交流站


10月24日 浮過了生命之海

文人把社會喻作大海,換言之人人都得懂游水,泳術如果欠佳,或游泳時不專注用心,都會發生意外,於是海灘或泳池都安排有救生員,當然這種安全措施只限於富足社會。至於「社會」這一個無形大海,那些游來游去都游不到彼岸的人,就會向社署、志願團體求助,這些都是社會人士的救生員。

我在一次午餐例會跟與會者笑說,既然同在海中各顯功夫,讓我們擲給一些不善泳術的朋友(一塊浮板),讓他們有一點助力,一些勇氣,游過去 ── 如此豈不妙哉!

返回主頁 回本頁首日曆

回應請到交流站


10月25日 美麗的圖畫

每次碰到他們,我情不自禁地心生美意。

一位行動緩慢年約七十多八十歲的老年人,天天由他的女兒細心愛護拖著閒步。

老伯面容安定祥和,他的女兒長相一如其父。

當女兒的看來也是中年人了,每逢要推開大廈門閘,她總是小心翼翼生怕大門把老父碰倒,她的一舉一動,彷如素描畫之舒徐有緻又有真實感。

女子嘴角永遠掛著一絲笑意,一星期之內,我總有三四回跟他們同時乘坐電梯,每次都只是點頭示好。去年他們父女倆若碰到有別的乘客,必站在電梯的一旁,生怕防礙別人進出,今年因為見慣見熟了,我乾脆為他們把街門開著。

女子也許發覺我是他們的欣賞者,每當我笑笑把門開著,女子很有禮貌地報以微笑,然後很專注地扶著老父繞著「窩打老道」之行人道上漫步。

說也奇怪,雖然是住在同一大廈,但我們從沒有交談半句,也許微笑也是一種無聲的溝通。

返回主頁 回本頁首日曆

回應請到交流站


10月26日 演講偶拾(之十)

這幾天的國際新聞,真的大事連綿,不愉快的事件到處都有發生。

昨日的電視新聞,看到了老布殊對國家主席江澤民所致的歡迎詞,老布殊說話字字清楚,溫和有力的詞令卻又內藏幽默感與政客的智慧。

老布殊的出現,真有京劇之大老倌出場味,他的一舉手一投足,再配合他的眼神笑容,鏡頭中的他;真箇是火候十足。

也許他的亮相;花的準備功夫亦算不少,他手中沒有拿著講詞,只是把講詞擺放在餐檯上,大部份的說話,他都不用看講稿,只是偶然往檯上的演詞望一下子,眼光很快又回到眾人面前,如此令聽者及觀眾感到賞心悅目,及自然輕鬆。

我從來沒有留神老布殊的政績及其政客生涯,但今次看到他的演講風範,我除了立刻把過程錄下,還筆記了他他的演講神態。

各位網友如果希望提高演講感染力,可細心觀察老布殊的演講神采和他的表達能力,肯定對各位有多樣的啟發。

返回主頁 演講偶拾主頁 回本頁首日曆

回應請到交流站


10月28日 上帝,在西方人的眼裡

真慶幸從少便聽到、看到、接觸到中國文化。因為這樣;當我身處於西方文化熱潮,及學習西方的文化藝術,我清楚知道東西方的生活習慣與思想之分野。這一切都是如影隨形與本身的土地國情連上關係。

西方人文思潮是一部「征服」的歷史紀錄,它充滿血淚與力量,一幕幕驚心動魄的爭奪戰事,裡面同時給詩人作家的如泉靈感。

英國莎士比亞的戲劇就呈現了無論英雄或梟雄都離不開「征服」別人的命運,悲劇的開始也就是角力的開始,當中引申到權力與寂寞、征服與失落,再而是得到之後的空虛。

西方的藝術有一股火熱的燃燒感,同時又蒼白冰涼,在冷熱撞擊底下產生了西方的獨特哲學觀念,西方的哲學既美麗又矛盾,它沒有帶給人對生命的平安感與認同感,它是打開了一扇門讓人們看到了生命的無奈與掙扎。

上帝,在西方人的心中,猶如一道亮光,帶給他們心靈之歸屬與安頓。

換言之,上帝是西方社會唯一的公平領航者,也是西方人文思想的凝聚主力。

返回主頁 回本頁首日曆

回應請到交流站


10月29日 時間主宰人生

我的早年受訓,最給我留下深厚影響是「時間」。把握好時間,就是把握好時機。

然而,我並非一位機會主義者,但我倒是時間「Timing」的捧場客。

每一次接到課程或講座,我必然馬上做足準備功夫。

記得三年前被邀請作一場朗誦表演,誦材是一首百多行的長詩,我接到誦材之後馬上開始研究表達的方式及把它唸熟。

我的理念是,今天的事做好它,明天何能有突發事情,雖然距離演出還有半個月的時間,我還是提早準備,不至因事情而誤了演出水準,果然在演出前一星期我患了大感冒,人變得軟弱無力,更要命的是咽喉刺痛。我為了保障節目水準,於是甚麼都不管,乾脆多睡多喝水,安心在家休息養病。

幸而老早便做足準備,否則會因病而令到排練不夠,不能以最好狀態演出,亦有負別人一番誠意邀請。

我之視時間為至重至要,因為時間是一朵奇妙的花朵,視人對它的尊重程度,而開出不同的花,結出不同的果。

返回主頁 回本頁首日曆

回應請到交流站


10月30日 給家長的公開信

親愛的家長讀者:

你們辛苦了,為了貴子弟的學業真夠憂心焦慮,尤其當母親更是終日患得患失,你們擔心自己的孩子除了學業成績,還有文化藝術的從小培訓。

本來在一個現代化的社會,文化藝術一定要同步前進,可是當各方人士都意識到香港社會面臨文化增值的必然趨勢。由於人們都習慣了快速與即食的生活節奏,坊間立刻多了一大堆一大堆的青少年及小朋友藝術文化課程,這些都標榜比賽與獎項。

我極之贊同讓青少年參賽,不過我是從透過參與去培養堅強的鬥志作出發點,另外亦從落敗去學習承受挫折的意志力。

家長們,貴子女的一次一次得獎是為父母者最感到自豪的事情,可是在另外一方;孩子們容不下自己的失敗,這樣會造成孩子成長之後,不能面對自己的不足及不能承當或承受壓力以及被人指出錯處。

希望各位家長放下緊張的比賽心情,鼓勵小朋友勇往直前,得獎固然是個人努力的見證,落敗,亦不失為對成長的意志磨練。一句老話,失敗乃成功之母!

您們快快樂樂迎比賽
返回主頁 回本頁首日曆

回應請到交流站


10月31日 竟是經年了

成年人都慨嘆時光飛逝,今天重讀自己寫的幾篇人物專訪,原來多年沒有寫這類文章了,不知道是否物以罕為貴,文化界朋友都愛讀我的專訪。

也許我寫的訪問,都力求傳神,也許我對被訪者都懷有一份好奇。當然還有我對被訪者的尊重。

我覺得如要採訪人物,最好要用「三心兩面」的交談法。

何謂三心?1. 是用心領會對方的說話。2. 細心找出對方的特性。3. 心思慎密,對被訪者的一言一笑一眨眼,都要觀察入微,然後作出下筆依據。

至於「兩面」,即謂面容友善誠懇,另一面則要冷靜及帶有探索的表情。

說到底,每位訪者都有他們的作風和習慣,我的方法不等於適合別人。在這裡提起,目的是交流一下採訪的心得。

返回主頁 回本頁首日曆

回應請到交流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