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種文字的輝映

周惠娟

讀翻譯外文詩歌,有些作品看不了幾句便放下,那是因翻譯文字沒有按照原文的;文字意象和情采去演繹,亦缺乏對翻譯用字與原文之相互呼應。

翻譯要做到信雅達,不過把原本平凡的詩歌美化,這不是信,更不能達,雅是譯者之個人添加的文字造象。

但面對優秀的詩歌,翻譯者應以相同等值的文字藝術和深度去演譯,這才把翻譯與原作渾然一體,給人有如魚得水,互吻春風的品嘗與細味。

換言之;翻譯外文詩歌,是經譯者之細心推敲,須深入詩人的言語意境,和用詞遣句之深淺 濃淡,它的文句音樂節奏,哲理與詩之語氣表現。這都在譯者讀懂讀通,方可譯出詩之真實與詩氣詩味。

忠於原作,不是把詩譯得呆板,而是更大的洞察功夫。

翻譯一首優秀詩歌,譯者必須具備本身文字功力,與詩歌文字洞悉力,這是翻譯的基本硬功。

翻譯軟功;乃哲學、文學、音樂、詩情與畫意。

翻譯詩比寫詩難,譯者不懂詩,不能譯詩,懂詩能寫詩,若任憑詩人之下筆風格,不能把別人作品翻譯得又準又好,因為譯者的翻譯文句,沒有按原文作出經營,失去了原詩語境。

創作可任意而為,翻譯可要思前想後。

詩歌之謂,乃詩中有詩有濃縮了的意識形態,詩的言語帶有心靈律動,這種特殊表達,如歌如宇宙回音。

翻譯優秀外國詩人作品,就像演奏家演繹作曲家的作品,雖然演奏家們都在鳴奏相同音符,因不同理解與修養,演來便有不同的境界和韻味。

翻譯詩歌之筆恰似指揮棒與彈撥器,它走進詩人感情世界,卻能遊離於詩外,讓演繹更加形神俱備,這時候;翻譯者活現出一副苦行僧姿態,苦苦搜索詩人的憑詩寄意。

優秀的翻譯家,與優秀的詩人,同樣偉大!

(本版原文節錄自“談談笑笑-我手我寫心 2012年2月15日”版內)

返回主頁 本頁首(藝術與教育) 回應請到交流站

© copy right by Monica's Art Studio

版權由周惠娟藝術創作室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