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位读者电邮给我,她在香港修读博士学位,在未来港之前是国内一位教师。 读她的信;不期然令我思考这位朋友的问题,她说;演讲是其弱项,每次站在观众跟前都心惊胆跳,面红耳赤,因为演讲对她将来回大陆占了举足轻重位置,往后的日子,她要应付面对观众的演讲场合,她希望我们明白她的迫切,如果开演讲「特训班」,马上通知报名参与,因为她大约明年便要离港回大陆了。 论理,她是一位教师,习惯了面对一群人讲话,为何当住观众会变得如斯胆小? 问题的所在是,从前她面对的是莘莘学子,当老师的她,站在听课的学生面前「唯我独尊」,不会有面对观众的压迫感。此时的她,大概面对是各方人士,或从不认识的与会讲者,这一来,因心中没有建立起演说的心理状态,人亦变得紧张,讲话时当然像不受大脑指挥。这种情形,我会建议用一招「临危应变法」,它的别名是「宁拙毋巧」,老老实实把准备好的讲词清清楚楚带给观众,如果能够做到,恭喜,恭喜,阁下已经大步跨越了「演讲神采」的头一关,这关是━━「有的放矢」。谢谢! |
|||
今天我希望跟各位谈谈演讲里的感染力。 一篇好的讲词,就如一道菜式的材料,如果把菜料烹煮得色香味美,就要看「烹」者的功夫。 昨天在电视看到国家主席江泽民,介绍新任国家主席胡锦涛的几句话,很有份量很有声势,尤其是开头的一句::“十三年了!……”可真是一字一铿锵,「十三年了!」这四个字真的很有感染力,令人身同感受与江泽民一起回顾这段日子;国家所经历的大风大浪。 多少事,从未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这是毛泽东的名句,不过时移势迁,中国所面对的不是朝夕之争,而是力求稳定前进。 江泽民的交班演说,豪迈中略带沧桑,可不是嘛!自他上任以来,由国内人民开始对他并不看好,以及一连串国际风云事多正是,「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两句李白名诗,是江泽民出访时最爱重复的说话。 演讲的感染力,一点都不可以假,不可以造作,但可以训练如何把一篇实在的讲词,重新包装演绎,以期达到声、色、艺的演讲魅力,不过切记小心不要为了加强演讲魅力和感染力,把实在的说话材料,变得声色俱励,浮夸兼造作。 如何去加强演讲的感染力,训练时,最好对着镜子说话,看看自己是否表情多多,如果替自己录音,这样效果更佳,从录音带可听出自己说话的问题和缺点。 |
||||
上回写的《声音泄秘》 (11月22日“谈谈笑笑-我手我写心”版内)有人问我朱鎔基的演讲魅力和技巧,是否可以多写一点。我一向反对用太多「技巧」去演说,因为技巧过多,给人带来不实不在的感觉。就如一件物品,它的包装豪华隆重,但里面的东西,只是粗劣平凡,这样表里不一,名实不符的制成品,总不会令人欣赏。 如果说朱鎔基的演讲技巧了得,倒不如说他技艺超群,他充分表达了作为国家总理所应俱备的风格和质素。前几天他的演说,就非常清晰地讲出国家对来港的企业家的期待与要求,亦清楚地说出香港对内地所扮演的角色。 朱鎔基站在咪前,跟与会者讲话,他没有讲稿,他的眼睛一直跟各官员及商人交流,他每说一句话都有理有据,这就是他的演讲说服力。 有些人在演讲时加上很多「力」的表现,如在激动时声音突然扬起,或在动人处用上演员的说话语调。 然而朱鎔基的演说,他的抑、扬、顿、挫都很有说话的生活味。他用强力的声调时,听者觉得他语出肺腑,真的是声声入耳。而在轻声的地方,则令人产生如沐春风,并感受到讲者的动机与用心。 朱鎔基演说时没有甚么特别的大动作,但他的一出现便令人精神一振,理由是他的眼神充满光采,身体与他的说话成正比,很有竖立感,这就是精神之所在。当一个人站立精神,言语清楚有力,已立下了演说的良好台风,在演说中,身体的表达语言是贵乎肩膊放平放松,站立要挺直,但要留意站姿「挺直」而不是「僵直」。 笑容要有,但要按照讲话内容而定,不能笑的严肃话题如果笑着来讲就不好了。 我说的身体语言,在朱鎔基演讲都印证了,他的演讲魅力,全在乎他的智慧与神采。 |
||||
声音的操控,对一位演讲者来说,是绝对重要的。香港是一个中西文化汇聚的地方,以英语、广东话、普通话来发表演说,可以称得上三分讲坛,各领风骚。 演讲用声,最理想的声线是中声区阔厚,因为这区共鸣,可以使声音听起来有实力和亲和力,在中声区发声的同时,要在加强语气时把高声区混合用上,这样子可以带起了演讲的神气和吸引力,一直是一把温厚的中声区嗓音,讲多了,会令人觉得沉闷。 香港行政长官董建华先生,他的声音其实不错,可惜他在发表演说时,没有在适当的时候用上高声音区,故此;他的长时间演说,就令观众听得疲倦。 其实董特首多注意在讲话时把口腔上颚一带略抬高和略圆一点,并且感觉眼睛正在说话,这样子可以带出头腔共鸣,如果有空练练嗓子开开腔口,都会令到说话时候,声音因用到上共鸣,而令言语多增色彩和光泽。 唱歌很讲究共鸣,讲话同样亦须用上高、中、低的声区,这就是指演讲用声的抑、扬有度,顿、挫有法。 多锻炼呼吸,可增强说话的穿透力,一边呼气一边练音阶,可以令声音明亮一些。 |
||||
收看北京 CCTV 英文台的英语演讲比赛,各地大学精英操得一口流利英语,第一关是自选题,然后由评判发问。第二关,参赛者要接受面试。第三关是智能测验。大陆学生读书风气是有目共睹,他们的思考方式,由初开放对西方民主精神的无限憧憬与向往,到现在中西方文化之求同存异,过程是崎岖而险峻。六四民运是其中一个不可避免的历史代价。 那时的大学生对民主是一面倒的美丽梦幻派,现今的学生对西方民主是思考性的选择份子。 例如一位英国评判,就讲者的自选题目发问:“中国自从经济开放,西方文化不断进入,看麦当劳的开设,在短短的时间,便发展蓬勃,中国的美食文化是历史悠久和享有盛名的,现在麦当劳一下子便进入了中国心的习惯,你对这现象有何看法?”(大意节译) 这位大学生从容回答说:“中国的开放是相向的,我们除了本身的各种美食和制法,同时会为外来食品大开方便之门,麦当劳是一个例子。中国人在习惯自己吃的文化,外国好的食品亦无任欢迎,除了吸纳别人吃的文化,我们亦努力输出中国美食到外国去。麦当劳的成功并非代表了取代中国人吃的习惯,它是象徵中国是容得下不同的外来文化的国家,谢谢。”(大意) 我一边收看一边冒汗,问题的尖锐和答辩的机灵,这位参赛讲者处理大题目的时候,很果断的把题目集中到「开放」与「输出」的平等交流位置,能够说出这话,除了机智,还要有实实在在的历史文化和生活观念。 此外,我看到一些落败参赛者,他们表现都有一定水平,英语说得很好,可是在答辩时把话题放得太大,而令到观点凌乱,甚至在自选题目亦犯了要高深巨大的毛病,演讲不同写论文,论文可以细说因由,再加以论证,演讲;则要求话出点题,立刻引人入胜和令人产生共鸣和反思,就算是大的话题,都要把它浓缩到焦点之上,换言之是把大题目集中到一个论题。 |
||||
台上讲者谈笑风生,正在为「大大机构」主持一个名为《经济互动金钱流转》的讲座。 这位演讲嘉宾来头当真不少,听说上届的诺贝尔经济学家奖,差点儿他是领奖者。 来头既然这样顶级,他的演讲当真有大将风格。 首先:他微笑地与在场观众来一个友好见面礼。 台下的观众被他亲切的笑容,即时产生愿意「坐定定」听演讲之心。 不得了,这位讲者真的有备而来,讲话内容绝不马虎了事,他知内明外,了解社会与国际间之事态。于是幻灯片打出第一点,第二点…… 这位经济学家果然懂得「人」心,他利用科技带出画面,还用我们生活的言语,把枯燥的讲题生动有趣起来。例如:“该死的图表显示,它明明要大家量入为出……”一位好的讲者,无论讲题如何严肃,都不要一板一眼的依讲稿直话直说,观众会听得不耐烦的。刚才这位名家就恰当的用上人们的日常口吻,观众当堂「咭」声笑出来。 讲者开心见到观众对他的认同和听得起劲,他继续说:“经济通缩对民生不利,在心理恐惧之下人人不敢花钱,这会令到经济更加雪上加霜……各位朋友请不要怕用钱,正所谓《千金散尽还复来》……” 我的天呀!这位讲者真的大意了,他用「李白」《将进酒》其中名句,真是功亏一篑。大诗人李白的豪迈奔放,与金钱和经济连不上关系,他一生穷困不堪,曾经当官,曾经有过一点钱,但他是千金散尽没钱来的啊! 各位读者,我今天以《模拟示范》作话题,是想讲一下当我们用名诗名句,最好先知道背景,所谓引经据典之谓也。 刚才那位虚构学者就犯了疏忽之毛病,如果在娱乐性的讲座绝对可以,但在重要的场合就要小心引用名句了。 |
||||
年
6
月 14 日 |
我常对演讲有兴趣的人说;你们希望讲话时有情有景有节奏,最好的方法是多读诗歌,和大大声的朗诵几遍,因为诗的音乐强,而且内容浓缩。 演讲其实亦以简单利落为贵。 朗诵的轻重缓急,和注重吐字清楚,这些对演讲同样重要。 外国演讲家的训练,亦以诵读诗歌剧本为训练的内容。 读剧本因有情节,这样可以带动人们的感情和想像力。 甚么学问都是有互通之妙。 演讲其实是以言语去演绎自己选定的题目,站在台上就是当众去述说自己之所知所想。如何表达得精彩和恰到好处,就要看自己的努力和请教别人的意见,因为自以为是是人的通病,由第三者去告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有时收效蛮大的。 此外,对着镜子说话可以把不必要夸张的表情去掉。 照镜也是自我提点的有效方法。 |
|||
国家主席胡锦涛多次出访西方国家的演讲,无论演讲内容和演讲风范都给人产生好感,亦代表年轻一代中国领导人之精神面貌和作风。 胡主席的演说是属于平实中有气魄,他以不徐不疫,既有力又不会流于口号式的声线,把要讲的话公诸于世。 胡锦涛的声音很浑厚,当他说起话来,子音和母音的音调清楚发出。子音和母音能够吐得清楚,是要有良好的发声共鸣,子音共鸣位置在上颔和鼻腔一带,而母音则在喉腔和胸口之间,能把说话有神有气清楚讲出,定然流露出一股英明神采,这份表现是内在因素的成果。 胡氏的演讲最大优点是懂得以声带情,知道控制声音之轻重快慢,以及在有须要加重语气或注入感情之处,没有丝毫造作和不自然之表现。 |
||||
每逢参加一些大型聚会,少不免有特别嘉宾讲几句话。 在一个三八妇女节粤曲演唱会,我听了好几位有名有望的人物讲话。 可能因为常常为一些教员和商界人仕;讲解演讲的艺术,故此对人家站在咪高峰前面的言谈举止特别留神。 首先是由一位女司仪介绍各位主礼嘉宾,可能这位女士平日习惯「吊嗓子」看她一开腔便令到在场一些观众连忙用手掩耳,我的座位靠近扩音器,那就连心儿也被震得极不自然。 这位女士以为用尖声和高腔调作开场白,可以增添欢乐和隆重的气氛,可是她没有意识到扩音器把她的高声浪,如机关枪连珠爆发地扫射出来,再者;当她开声时,嘴巴太过接近咪高峰,故此出来的声音除了又响又亮又尖之外,还渗入了其它说话杂音,这些都是犯了当司仪的大忌。 当司仪最适当是用平实中带有高低抑扬的声线,去带出现场气氛和观众情绪。 这位女司仪可能对声音中的抑扬顿挫;误以为一味靠气运丹田厉声而出,而结果是令人听之生怕。 |
||||
上文写了一些关于「司议用声」问题,今天我要讲的是「特别嘉宾」发言艺术。 在大型场合,特别嘉宾的讲话切忌长篇大论,或太过感性和流于说教。恰到好处以及庄谐并重,务求令到与会者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可是简短的演词,又要内容生动得体,那真是考起讲者的临场表现。 三八妇女节的一个大型节目,一位高官嘉宾的讲话给我一个很好的思考。 这位高官无论声音、台风和面部表情,都表现得自然大方。 在开始几句话,他把妇女的社会地位和重要,简单清楚地概括出来,当中更道出母亲与太太之伟大,最巧妙的是“男人没有女人就没有男人”这话一出;引起哄堂大笑。 可能这句话老早写在演词里面,这位先生在酒醉人亦醉的情形底下,情不自禁地多说几句临时幽默说话。结果是台下鸦雀无声,讲者知道形势不妙,连忘把下文接上,可是下文却被突然加插的说话,显得首尾不能呼应,再加上时间关系,最后唯有把说话草草完结。 类似这种例子,相信很多有经验的演讲者都尝试过「离题」的情形。 故此,当我站在台上,常提醒自己,因幽默的说话引来回响,这时要头脑冷静,把主题拿紧,万万不可被笑声震得飘飘然而离题,甚至发生草草把话讲完的狼狈场面。 |
(本版原文节录自“谈谈笑笑-我手我写心”版内) | |||
返回主页 | 返回本页首(演讲 朗诵 声线艺术) |
© copy right by Monica's Art Studio
版权由周惠娟艺术创作室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