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唱藝術歌曲(二十五) |
周惠娟 |
秋花紫濛濛,秋蝶黃茸茸,
花低蝶新小,飛戲叢西東;
日暮涼風來,紛紛花落叢,
夜深白露冷,蝶已死叢中;
朝生夕俱死,氣類各相從。
不見千年鶴,多棲百丈松?
《秋蝶》是大詩家白居易名作,跟《花非花》的詩境,在哲理上有相同之處,,同樣用宇宙現像解釋周而復始,有生有滅,生滅只作等閒視之。
《花非花》的詩句以深度哲理示人,《秋蝶》的詩句則以簡易的自然生態,告訴人們「氣類各相從」。
黃友棣前輩譜成歌曲,以《秋花秋蝶》為歌曲名稱。
黃氏文、史、哲俱佳,他的音樂色澤、形象、說事說理生動鮮明,整個樂章有當下秋花秋蝶的形姿妙態,進而述說美麗與短暫,音樂由中弱中強轉到弱聲,把「日暮涼風來,紛紛花落叢,夜深白露冷,蝶已死叢中」推向音樂的營造情、意、境伸張力,是整首歌的昇華契點,它暗示生命由絢爛到死滅,最後以看透人生灑脫承認一花一世界,生與死是宇宙萬物定律。
黃氏這首作品,在在奔流中國文采文風與藝術線條,音樂既精緻又大氣,沒把白居易名作貶低。
黃氏的音樂言語描繪蝶舞與花顏維妙維肖,寫哲理處音樂形象突出,給人音樂就是詩人的知己,詩句裡的音樂跟作曲者的律韻非常洽當地融在一起。
演繹此歌曲,歌者首先瞭解詩句的哲理和詩句的藝術意識,確立了以何種感情,以怎樣的形象和意象,方可領會黃氏的音樂造象和意圖。
(本文節錄自“談談笑笑-我手我寫心 2018年8月13日”版內
返回主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