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聲裡的學問 |
周惠娟 |
甲:演繹聲樂作品很講究聲音統一,發聲點要求立體有實質感。可是常被人批評有聲勢沒有意象氣韻,說白一點,缺少感動人心的歌唱內涵。
乙:我的歌聲清亮,是夠立體的,唱快歌和有力歌問題不大,面對慢拍子和低音,就覺得沒法找到感覺,越想提起精神表達歌曲內容,越覺在喃喃獨語自說自話,自己感動別人卻無動於衷。
我:甲朋友很努力做到聲音嘹亮立體,可算夠穿透力,但歌唱不可只有硬功夫,而少了軟實力呀!所謂軟實力是:聲音可剛可弱,可柔可慢,柔、弱、慢,
其實裡面有很多的本事,一、修養;二、觸覺;三、表現力。
甲:唱歌是奔放感覺感情,不是講行為修養罷?
我:修養不光指好品格好睥氣,也是修學修煉,把多元藝術元素吸收成為歌者的養分,是我所說的較宏觀的「修養」。
有了這點,你的歌便添了生活感和藝術色彩,聲音亦因有了修養而潤澤,多了言語魅力。歌唱雖是奔放感情的藝術,可是奔放不能沒有內容的呀!
剛才乙朋友的問題,可作甲朋友的補充。
一首歌,作曲家是不理會歌者,他們的音樂節奏是為了表達內容情感,高音低音中音,是內容的精神,快、慢、輕、重、強、弱,是意象和情韻,每一音律都要有目的,有表現力,這不能想當然去幹,必須有效果,效果出現了,就是歌者的歌唱本事。
丙:周老師常要我們除了唱歌,還要多欣賞音樂、繪畫、文學,和多接觸大自然,我努力了兩年,果然增強了歌唱的演繹能力。
我:畫家最優秀的作品,不光是來自才華與靈感,學問與生活是其本事泉源。
甲:唱歌真難……
我:難在有表現內容與意象,好的事情,總要下苦功呀!
(本文節錄自“談談笑笑-我手我寫心 2016年8月1日”版內
返回主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