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立體 |
周惠娟 |
問:被歌唱音準困擾多時,從前聲線尖窄,反而唱準了音,如今聲音寬厚了,常出現唱音脫調情況,何解?
答:聽了閣下歌聲,的的確確音域頗寬,可惜起音歌唱之時,沒有讓聲音與共鳴共同造成立體之歌唱陣勢,老實講;你的歌太放鬆了,很容易造成較低的音區乏力,由於乏力而聲音掉了下來。再聽你從前一句一用心的歌,聲音太硬無彈力,卻因歌難唱而努力為之,這樣子倒減少了跑調情形。
這說法卻因人而異,有些歌者本身發聲共鳴和吐字器官互不協調,這時無論用甚麼功法,都一定跑調,要針對發聲局限或障礙,去開啟通往聲音之坦途。
問:立體歌唱的基因是甚麼?是企硬力唱之謂乎?
答:好形象的比喻,但閣下把立體理解為不偏不倚不動,如此怎能放鬆歌唱?
立體為意識形態之比喻,不可看作死板僵直。歌唱當下,打從頭部至腳部都聯合起來,頭部即打從眼睛開始要有精神,鼻樑豎立,上顎跟下顎如屋頂與地面,上的挺然,下的沉穩,嘴角微翹,肩頸放平,感到放平放鬆,卻絕非下沉下墜沒精打采。
胸腔也是放鬆,胸膛兩旁肋骨打橫微微擴張,令歌唱到位,呼吸有據。
兩腳小小分開,站穩地板,歌唱須氣和加力時,丹田便用上了。
這一切為開口歌唱,開了立體之門,立體之發聲條件,是經長久鍛煉而成的。
希望這樣解釋,可以幫助閣下減少對發聲立體的迷惑。
問:也曾提醒歌唱時要有立體共鳴準備,可是歌聲一出便亂了方寸……
答:時刻提醒歌唱用聲有法有度,是造就共鳴立體之有效途徑。
聲音有立體感,乃發聲管道端好平正之表現,須經久練而成的。
一步開了好頭,二步便嚐到甜頭,希望閣下努力!努力!
(本文節錄自“談談笑笑-我手我寫心 2013年11月12日”版內
返回主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