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 忘記

周惠娟


她很努力練習,八日之後,是她第二次上課日子。

「請立刻以音階開聲。」我

她用回第一課的「E」作起聲音,出來的音色闊厚一些了。

「可覺得比上回進步?」我

「覺得聲音暖許多。」她

「現在應放膽把聲音往下調半音,用降E起聲。」我

她起音以喉肌往下壓,出現渾濁的喉音。於是請她用回E音練聲,她較自如地放出聲音,但聲不夠彈性,馬上要她用手拍著胸膛,面部和眼神及心聯成一線,迅速地以「PUM」音發聲,用PUM在胸口發聲,可以擴大音量和聲音的厚度。

跟著用相同方法以手拍胸口發出「哈」音,開始時沒有做到「哈」音從胸腔貫通頭部,只是有形無實的在口腔發出粗而爆的音響。

哈是口腔音,歌唱遇上哈,一定要以胸聲共鳴來「托」住,方可把聲音直貫上頂部,著她跟我示範去練唱,她做了,但下意識地用眼和上顎使勁。

「不可以眼和上顎著力,只要面部、心和眼聯成一致地放聲便可,由於未能習慣用胸聲,現在使點勁力以手拍胸膛練音階……」我

她做了,進步了,看到此點,知道是時候讓她降一個全音階,「D」音階果然順利發出,音色由上行到下行頗為厚實。

歌唱一味以較高的音吐字,唱不出中聲區和低聲區的音色,歌唱藝術頓打折扣。

「為甚麼從前不可在『D』音部起音?我曾嘗試練習,但覺沒聲沒氣。」她

沒氣的問題,可說是沒有足夠的空間,沒空間便沒讓氣好好流通。

「我沒要你馬上練氣,而是替你開拓共鳴,有共鳴便是有空間,當開拓共鳴有多好多闊,你的氣便有多順多暢。」我

「現在請連貫性地把音階唱出,以手開心地拍心口,同時讓雙腳的腳後跟,配合手拍胸口的節奏,不斷在地板彈跳,做時要開心奔放……」我

她上勁了,一手拍胸口,雙腳後跟一起一伏配合手部和音階迭盪出練聲音符。
「怎樣呀?」我

「共鳴好了很多,發聲有『底』,剛才你要我把上牙關與下牙關笑著打開,並上下分家,聲音出得容易,感到上通也下達……」她

「有胸腔共鳴托住,但沒有吐字器官的配合,唱不了好歌,有胸腔共鳴,沒有頭腔交接,聲音失了亮麗色彩,底聲沒基礎,中聲和高聲區都欠缺沉穩度。」我

「我應該聽那位歌唱家的歌?我應學習那位歌唱家的發聲法?」她

「可聽不同歌唱家的歌,用來提高歌唱藝術識見,但暫不要聽歌學發聲,因為只知其然卻不知其所以然, 容易想當然地把聲音拉上扯下,有人因此嗓子弄壞了。過些時候,當歌唱進步了,解決了發音障礙問題,聽別人的優點,可以改善自已的缺點。」我

「老師;可否複製一張上課錄影給我學習?」

「不能給你,原因是;今天的你跟八天前的你,教授方寸和方法都有別,可謂今天的你推翻上一節課的你。

上一課;我用的方法只適合你的發聲過渡和切合你的發聲毛病,毛病改善一點,我便可要求你發聲正確一點,給你複製矯正聲音影帶,只會令你越練越糟。

重複老話;不希望你出現差錯,和不知其所以然,而照版煮碗。」我

最後;切切叮囑:「不要回聽從前唱的歌,會受舊習慣牽著。」

她回答:「說對了,聽從前的歌,不期然走回發聲老路!」

「忘記那些,甚至塵封它。」我說

(本文節錄自“談談笑笑-我手我寫心 2013年9月2日”版內


返回主頁

本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