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接合

周惠娟


唱歌第一句,亦稱歌唱起聲,很多時會起得不理想,原因是人體共鳴,一時間未能達至同一陣線的立體發聲共識。

無論第一聲是強音或平起音,歌唱心態一定要保持心平氣靜,又強又高的第一聲,把起點與胸腔緊密相連,高音同顧在頭腔著力,聲音要麼嘶裂強爆,要麼猛力拉扯,聲音浮而虛,泛音很多。

歌唱能平下心是修養功夫,平下心並非死寂狀態,而是思想與身體都在做準備功夫,如果,一站上台便心潮逐浪,可以想像歌聲不在正確共鳴位置這可導致氣力不繼,和缺乏圓通感。

亦有歌者一開腔便生泛音,雖然用上胸腔共鳴,可惜沒用充分用上鼻咽與喉嚨作為歌唱上通下達的重要管道,鼻咽和喉嚨一帶的神經元素跟口腔的吐字機能緊緊環扣,以為不用喉嚨唱歌,便達致聲音圓通的效果,可真變了有聲無字,成就不了歌唱旳聲情意和清楚吐字的要求。

其實正確用上喉嚨,不會影響發聲的,只有光用喉嚨沒配合上共鳴和下共鳴的歌者,才發生壓迫喉嚨歌唱的毛病。

把咽喉看成共鳴之一部份,讓咽喉發揮發聲橋樑作用,在在需要歌者細心調校配合。

當歌聲在體內上下鳴唱時候,如何可以天衣無縫地讓胸聲與頭聲,在咽喉這部位取得連接,這點需歌者靜靜細味。每人都有共鳴的優點和缺點,能知己明己,便可把歌聲放在自身發聲管道,收放自如聲聲入耳。這裡要強調上共鳴和下共鳴要靠有彈性和健康的喉嚨,負起聲音與聲音的接合工序。

道理有點像航天科技的分離與接合,統一而沒錯位。

(本文節錄自“談談笑笑-我手我寫心 2012年5月21日”版內


返回主頁

本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