崑劇裡的「虛」

周惠娟


城市大學一直很有系統地舉辦文化藝術活動,請來的講者都有份量。本月21日,我聽了當代著名崑劇表演藝術家汪世瑜的演講,汪氏乃中國第三屆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

可能是演員出身的關係,汪氏把崑劇的來龍去脈,以生動有神的語氣,把這門藝術的精要介紹給在坐觀眾。

崑曲最高境界是文學,演員出色的表演,也就是投進了文學的意境,進而把文學的味覺、觸覺、聲音演繹出來

若言崑曲以文學為其最高境界,豈非藝術虛空化了?這點汪氏已把觀眾的心態看穿,崑劇裡的「虛擬」是虛中有實,這意味著把事實的一板一眼實實在在,轉化為象徵性的藝術形態,也可以說是讓觀眾有更多的參與更多的聯想

如果要演好崑劇,演員的文學修養有助進入角色,繼而發揮每一環節藝術美。汪氏即時表演虛擬結合程式的一些片段。

遊園驚夢中的柳夢梅,不得了,看他身段、關目、做手、表情、步法,這五法再加唱功、演技、造型,真的有形有聲有影,望著他全然投入身體與空間之轉、移、流、動,這一切都跟情節打上關係

汪氏一再強調;崑劇不追求形似而要求神形兼備。而形,乃以神為主。

汪氏更加強調,崑劇加以幻燈佈景便喪失藝術的獨特與神韻,換言之把崑劇推進死巷,不過這種表演手法,只得一時,結果會被淘汰出局,或另創新的表演派別。

不竟,崑劇經歷了六百多年的歲月,她的表演程式;經歷多少前人之努力,已經定下了崑劇本身的價值觀,胡亂改動她,只落得非驢非馬,就是要加新的元素,事前切要思慮如何加,怎樣加才令她更美,更合情理。

餘下三場的備座,很值得去聽。

第二場──崑曲家門產生和演變

第三場──崑曲表演舞台「亮相」及進場的處理

第四場,亦是汪氏主講的最後一場──崑曲表演角色情感信息傳達

2002年6月21日


有關連結: 再說崑劇裡的「虛」
返回主頁

回藝評頁首

歡迎與網主交流意見和心得歡迎交流您的藝術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