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同學發聲神經系統強化了,聲音有了共鳴承托,隨著說話亦明快起來,
這跟發聲整體機能互相可以呼應,而出現的進步現象。
伍同學說:「有時覺得氣短,聲音出來不順……」
我答:「你的氣短並非因體弱,而是沒有用上底聲,即胸聲共鳴。
這因舊時講話習慣使然,現在馬上拍鬆肩膊和胸膛,再把因講話在喉嚨而引起的頸部緊張,用手按摩按摩,跟著練回胸聲……」
伍同學重複覺得缺氣缺聲的字句,她奇怪用回底聲便氣足多了。
「有聲才有氣嘛,看看嬰兒的哭叫,嬰兒哭聲明亮傳遠,因嬰兒哭叫時候是用上胸腹,所以有氣有聲,嬰兒沒有成年人的各種生理和心理習慣,所以跟大自然給予的發聲功能最是接近。」
很可惜;今天社會跟大自然距離遠了,人們的體格沒有上一代的健碩,有些嬰兒因母親體弱,出現聲弱氣弱的情形,那因在母體得不到充足的養份所引起。」
我說
伍同學現階段是加強訓練吐字功能,從上月開始替她進行唇、齒、舌、頰、上顎的開啟鍛鍊。
首先用數字1至10作起步,而後用一首唐詩的吐字機能為進階。
「白日依山盡」,她能大聲讀出,但欠清晰。
白 ─ 雙唇往口內收,然後用力噴吐出「白」字。
日 ─ 齒上下先要合連,雙唇微張,發「日」音時;把已合連的上下牙齒馬上打開。
依 ─ 是上下齒合連,嘴角咧開微帶笑意,用胸聲發出「依」音。
山 ─ 也是上下齒合連雙唇微咧,舌平放,「山」音出時上下齒同時張開。
盡 ─ 上下齒合連,上下唇撮成長嘴形,「盡」字隨著張齒張唇發出。
經一段艱難日子磨鍊,她真的有很大改進。
鍛鍊過程可真費神費勁,她用無奈的表情:「每句話每個字都要做一輪功夫,豈非說話無天日?」
「因患病令講話功能喪失久了,現在是替講話的元素和機能重新組織,每一個重複鍛鍊,都成為你的大腦記憶,和說話習慣,當一句話講得通順了,自然帶動另一句吐字功能相近的說話順
利發出……」我答。
她由開始的疑惑眼神,到今天的開心肯定目光,乃是今天的成果使然。
她說:「讀這首新唐詩,不用看老師嘴形,只聽老師的讀音,我便很自然動了吐字器官,而且覺得輕鬆多了。嘴唇有伸張力,舌也長了,說話開合的力度和彈性好了,日常不知不覺講話多起來,雖然因心急而吐字不清,但講話出音容易多多了。」
「慢慢你會發現,不用小心翼翼地用方法去吐字,自然的習慣功能和大腦記憶系統,會主持一切,令你講話清清楚楚,這就是不斷重複成為習慣的道理。」我說
伍同學:「請問老師在鍛鍊過程,竟要我同時行路要注意立體,笑容要自然奔放,更不許我嘴角下垂……」
「這是形態與形神跟人的心理關係,當步行時有立體力度,你講話也抖擻有勁。
整日嘴角下垂,這可壞了呼吸,下垂的嘴,心也不開,呼吸器官給這些壞習慣干擾了自由流通,氣便受阻了。
笑;彎彎嘴地笑,心胸隨之寬廣!」我說
伍同學打哈哈地說:「放學!」
返回本目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