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員:「老師在課堂用盡心機,看同學們的言行舉止,奇怪得很,沒有一位在學同學,或即將結業學生印上老師的形象和聲線版本……」
我:「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人,訓練學員不可以用一個模式,這樣令學員太委屈了。」
學員:「為甚麼?你指委屈了我們?為甚麼?」
我:「你有你的形神意態,他有他的狀有可觀,例如把青竹變為松槐,怎會有好結果,不倫不類沒有個性的人與物,都喪失了生命的各自各精采意義。」
學員:「在課堂上,老師非常強調型態立體,聲音要從肺從氣從共鳴,這是否屬於發聲共同,型態一致?是否另類複製?」
我:「所謂型態立體,是指一個人的肢架沒有偏歪,沒有下塌,沒有彎腰曲背,面容沒有擠眉弄眼、嘴角下垂、苦痛表情等,因為這種型相會引起情緒鬱結,筋骨壓迫,氣息受阻,聲線不揚的後遺症,在矯正過程都是按每人不同的問題焦點著手著眼,所以出來的效果是獨立的,沒有出現型態神韻一體化的弊病,當然發聲要從肺從氣從共鳴,這是本質的東西,但出來的結果則各有分別。
例如花草樹木,如果長得健康挺拔,它們都會散發各種神韻與獨立氣質。」
學員:「為甚麼有些同學犯了型態偏歪問題,你的矯正方法會很不一致。」
我:「如你;雙肩緊併,眼睛閃上閃落,行路兩腳直直急急,我明白是因為心中虛怯,沒有放開懷抱說要說的話,沒有自然坦然表達情感情緒,你是一位心地善良的姑娘,我便特別使出一招『發神經』似的運動上肢法寶,情緒放鬆了,再做
別的矯正訓練,目的是教你奔放開懷,上一課你終於踏出一步,繼續努力罷!」
學員:「你說的是,環顧所有同學,真的沒有一個相同的聲音,沒有被人複製出來的表情……」
我:「對於訓練學員的宗旨:不是改變他們,只是留意他們所犯的形、聲、情緒毛病,把這些毛病去掉,便看見其實可以發掘的潛能潛質,所謂撥開雲霧見青天,又如一面鏡子,蒙塵的玻璃,如何照見東西?」
返回本目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