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惠娟
(11) 聲音要觀察入微 (12) 好的聲音講究協調 (13) 答讀者:又是歌唱問題 (14) 唱歌各師各法 (15) 亮麗歌聲基本條件
(16) 震音與共鳴之結合 (17) 唱出泥土味的聲音 (18) 護聲練聲 (19) 聲音與地域 (20) 跟讀者說歌聲

(十一)

2005

8

15

 

聲音要觀察入微

周惠娟

人們對聲線的認識,很多是以想當然的理念,以為「高音」是用勁把喉嚨和口腔向高處提,再猛力大喊以及尖聲高叫……

結果是越運氣越氣短,越猛力喊出,聲音越失去彈性,最後連講話都困難。

每天都收到不同地域讀者的電郵或留言問一連串歌唱聲線疑難,他們的問題是:

1. 怎樣練高音,怎樣練丹田氣。

2. 聲音像小孩又細又窄,非常生硬和難聽。

3. 唱歌鼻音濃厚,像收緊鼻孔發聲。

4. 講話唱歌卻用假聲,如何練回真聲?

5. 不懂怎樣唱出好聽的高音、低音、假音……

6. 唱歌時喉嚨和呼吸都收窄了……

以上問題都是關係於聲音與健康、心理生理、發聲條件、形態習慣、發聲結構而產生發音故障之種種原因。讀者的問題,我多次解釋無法回答的原因,理由只有一個──未見其人,未聽其聲不知問題之所在,所以不能作答,就算來上課的學員,都是按部就班,因應每人不同的聲線問題而去訓練。

希望有興趣唱歌的讀者,除了讀我寫的聲學文章,同時可參考其他聲學老師的寶貴經驗,你們的問題,抱歉無法在不明朗情況之下,胡亂給你們提供練聲方法。

此外;可參考本網專欄:

a. 聲音與健康

b. 曲藝縱橫

c. 聲學訪談聲學漫談

d. 快快樂樂學唱歌

(按:只作參考,如聲音有障礙便無法收效)

返回本目錄

(十二)

2005

8

20

 

好的聲音講究協調

周惠娟

怎樣把一首歌唱好?首先須要有好歌唱聲音元素。

聲音是唱歌先決條件,沒有聲音就沒法唱歌,不過有聲音並不表示有歌唱聲音的質素。

歌唱聲音的質素包括:音量、氣量、共鳴、吐字清楚、共鳴與共鳴之間的貫連能力等。

大部份人都以想當然地用力運勁去唱某個音程,這是得不償失的錯誤用聲假設,結果是越唱越沒聲沒氣,到這田地已經把聲音唱壞了。

好的聲音是共鳴器官之間協調恰當,如何達到協調恰當,這是因應每人的發音條件與型體作練聲判斷,在訓練期間,要因應聲音與生理互動現象,而去調整訓練方式。

全個練聲過程;非常講究聲音之平衡與協調,要做到聲音之平衡與協調,除了用科學的方法練聲,亦要用相關的運動去強健體格。

這就是說:要練就一把好的歌唱聲音,便要從聲音與健康和科學發聲方法去進行。

所謂科學發聲方法是:遵照人體結構去練聲,在練聲過程一定得注意排除發聲障礙,不良形態之矯正,以及因習慣導致發聲困擾,不正視這些問題,無從開展正確的發聲訓練。

返回本目錄

(十三)

2005

8

29

 

答讀者:又是歌唱問題

周惠娟

唱歌是奔放開人們的感情最佳愛好,當小孩子牙牙學語到可以講小句子,小孩可以講話了,聽到歌聲,不期然咿呀學唱。

每天我收到很多中港台的讀者詢間歌唱辦法,都是無法解答的生理結構問題,不負責任的態度我是一律不幹的,不過讀者似乎沒有空細讀我的文章,雖然我工作繁忙,可是讀者求知心切,我只好又重覆舊話。

糖果、尚緒強問:上了高三聲音都差了,不知怎樣用高、低、假音,怎樣的老師算是好老師……

答:不知緒強、糖果的音質是怎樣,可能高三轉聲期,未能用上聲音共鳴,高、低、假音是須要共鳴互通,互通是須要透過正確的發聲方法去實踐的,至於好的歌唱老師,他們要知道學生的聲線問題,而去因材施教,因各人的聲線問題,都有其不同之處。

童:報章說某歌星以嗓音在唱,用詞不太恰當,如果高低音都好,應該是用共鳴腔唱歌。

詩嘉:如果要糾正歌唱聲音問題,一定在老師指引下才安全,我不能在全不知情底下去給你建議。

溫仔:我曾寫過“找出自己最美和最從容的音域。”

讀者如果能順利找到,證明他的共鳴通順,聲音有彈性。如果找不到,就須要接受老師指點,去練開共鳴腔。

返回本目錄

(十四)

2005

8

30

 

唱歌各師各法

周惠娟

也許年青讀者對我的答問產生不同的反應,難道真的須要老師指點才可以?那些歌唱比賽者又不見得正式受過歌唱訓練,為什麼都能唱?

難道把歌唱好定要共鳴好?

首先;我的練聲方法是按照人體機能去判斷對學員的體能與音質;而去發展共鳴的強弱大小,當碰到存在了聲線障礙的學員,就不能馬上訓練他們唱歌。

再者:我的訓練要求是科學練聲法,亦可以用「嚴格」老師為代號,既然要科學又要嚴格,那麼定然盡量要求學員做到聲氣藝俱佳,如此就不能馬虎從事。

老師有很多類別,我是要求打好聲線和聲藝基礎的一種。

返回本目錄

(十五)

2005

9

16

 

亮麗歌聲基本條件

周惠娟

聲音的質素,是決定唱歌時的流暢與收放能力。

流暢的聲音是在乎胸肺的伸張力,是聲量的儲存位置。

要發放聲量,只靠胸聲,等如有米沒有水,口腔,頭腔的作用,就是把水源引出。

頭腔又名假聲區,發出來的聲音又高又亮,但缺乏胸聲區的承托,光靠聲帶以上的位置去發聲,聲音又細又尖,聲質既弱且薄,猶如喉管,由於引水道無力而引至水流薄弱。

要有好的聲音,除了頭聲區和胸腔區的互為協作,最令人煩惱可說是喉嚨一帶的結構,往往令到歌者有聲難發有口難言。

要保障聲帶健康,方可作出發聲的橋樑作用。

歌聲要順暢便能收放自如,要歌聲順暢就得放眼在胸、喉、頭、以及丹田之間的協調。

共鳴協調是歌者的歌唱本錢,亦要靠老師精確之聲音觸覺,去幫助聲樂學生去克服各種發聲障礙,強化共鳴區之健康與發聲能力。

說到強化共鳴區,可細分為人體的型態與共鳴之千絲萬縷。

本人一向強調型態對共鳴,起了正負兩面的影響因素,所以接受聲樂訓練的學生,都被老師嚴格要求型體上的豎立與從容。

型體豎立有助共鳴的協作,型體有任何一方不協調,都出現聲音與氣息阻塞的情況。

舌頭只是小小三寸,可是歌唱時候,舌頭未能做到放平放鬆,這可把喉管弄致允血,同時因舌頭僵硬,在發聲過程亦受到障礙。

曾經看見一位歌唱家吃力地用聲運氣,仔細觀察她的歌唱時的咀形,發現她為了達到某個音程和音色,而擠唇弄舌,我對她說,如果不糾正這壞習慣,很快便把嗓子唱出毛病。

寫這篇聲音與共鳴的關係文章,只是略舉某些歌唱的基本要素,聲音學問是一門很大的課題,不是三數篇文章可以盡道。

返回本目錄

(十六)

2005

10

7

 

震音與共鳴之結合

周惠娟

讀者問有關歌唱的震音方法,他說我的文章指出:「震音是在人體共鳴互相迭盪所產生的效果」,有點難以掌握,要求解一下。

歌唱方法眾說紛紜,我的聲學理念是:聲音跟人體結構互為因果之下所得出的音量音準聲音色彩。

震音就像噴泉上之水花四濺,要水花濺得高才好看,濺得高一定需要電力足及水管夠通暢。

噴泉是物體,各項結合有固定的工程方式,所以可以完全按規則去全成。

歌唱聲音是關係人的健康、共鳴結構、情緒、表情、形體之配合得宜之下的表現,不是光靠一個方程式。

震音不是隨便可以震得動,它要依附在良好的頭部共鳴,因這部份是震音的奔流點,但頭部共鳴健全亦要有良好的胸聲才可以把聲音實實在在地通往頭腔,頭腔與胸腔之連接是喉嚨及口腔,這些部位往往是歌者的煩惱,喉嚨要放軟放鬆舌頭要放平,才可以令胸聲與頭聲之間配合。

震音不在乎一個部份,它是在歌唱時的一種共存力量才發出聲音迭盪華彩,它的力量是來自胸腹之彈力和氣息之連貫,很多用喉來發震音,只有令聲帶充血,亦有歌者聲音條件配合不足,猛力用丹田去把歌聲震得搖搖晃晃,效果是怪難聽的,日後會受有口難言之苦。

也就是說,胸聲未夠開闊而力擠丹田,結果把胸聲都暗啞了。

震音應在歌者的共鳴條件具備底下才去練習,以不偒喉嚨為大前提。

要練習歌劇的震音,要有老師從旁指導,因關乎歌唱共鳴與共鳴結構的建設與改良。

為什麼要有聲樂老師,因為面對面判斷學生歌唱時一切可能性的發音障礙,以及如何去統一發聲共鳴,甚至調節共鳴分量之比重。

返回本目錄

(十七)

2005

10

14

 

唱出泥土味的聲音

周惠娟

人天生是會講話會唱歌,因為有咀巴有喉嚨有聲帶。

是否人人都要懂得如何正確用聲用氣,去講話和唱歌?

不,不……

正確用聲用氣的觀念,是社會發達底下的衍生觀念。

當社會經濟未發展開來,人民只求生活溫飽,能夠娛人自娛,莫過開口唱歌,或手舞足蹈,雖然聲音未有用上共鳴理念,但歌唱自喜,別有一番平凡之美妙。

很多時候在電視觀賞中國各地老百姓的歌唱表達,倒令我呼吸到泥土味之純情。

他們唱出勞動人民的言語,唱出未曾雕琢的歌聲,歌詞反映人民的心意。

若然我在現場,一定不敢有丁點兒改變勞苦大眾的歌唱方法念頭,因為我覺得只有這種聲音,才能代表大地的禮讚,才保持一份黃土地味兒!

返回本目錄

(十八)

2005

10

19

 

護聲練聲

周惠娟

常常收到國內讀者問我,如何矯正錯誤用聲及有甚麼方法去訓練聲音。

首先要知道讀者的發聲狀態,才可以準確作答,但有些訓練方法,是值得大家去持之以恆。例如訓練呼吸和強化呼吸道的輸送能力。

讀者可參考本網《聲音與健康》之二《喉炎和鼻敏感之護理》,發聲暢順要配合喉嚨與鼻腔才可發聲自如,如有喉炎或鼻敏感,都令發聲受阻。

參考《聲音與健康》之六《保持頸部柔軟》,頸部常處於僵硬,會影響發音能力,常注意頸項有彈性,可減少聲帶充血。

最後參考《練聲五法》,如果讀者聲音與健康以及形態都沒有甚麼問題,此法可以收到練聲和護聲之效 。

聲音真的屢練不果,那就要當面看過究竟,和接受正當聲線訓練。

返回本目錄

(十九)

2005

10

20

 

聲音與地域

周惠娟

近年接觸不同地區的學員,每個地域都有他們的生活習慣和民間風采。

有學生來自蘇州,蘇州女性的講話習慣較尖較柔較嗲,發聲部位靠近頭腔和咽腔,日常與人交談不會感覺辛苦,但學生是教育專材,那便嚐到喉緊聲嘶的味道。

我告訴她的問題發生在沒有用上胸腔的共鳴部份,長時間用喉聲,教書久了便咽喉痛和充血,她告訴我很多同事都發生類似聲線毛病。

教學生除了替他們解決聲音毛病,同時要研究不同地域的發聲習慣,以判斷矯正聲音障礙的依據。

返回本目錄

(二十)

2005

10

24

 

跟讀者說歌聲

周惠娟

很多歌者在演唱當中,常感到吐字困難,亦碰到很多音域,不能完全清楚唱出。

吐字器官是唇、齒、舌、頰、上顎。這些條件發生問題,便會出現吐字困難和咬字不清楚的情形,例如牙齒上下不齊,發音便有漏氣,和吐字不清現象,上顎不夠高闊,唱歌時會發聲含糊。當然聲音並非想當然那麼簡單,試看看能唱得好歌又有幾人?便明白聲音真是一門大學問。

吐字器官合符歌唱標準,便要配合發聲共鳴的暢通收放功能,才可以把音頻音量奔放出來。

聲音共鳴是指產生聲音地方以及有回響的部位,好像播音器的擴音機,擴音機質量佳和設計精密,出來的音效便如理想。

可是人體共鳴不是機器,它沒有劃一性和機械功能,雖然人體結構是相同,但生理狀態和心理狀態,甚至發聲狀態都是人人不同,那便很難用一個方程式,去為歌者講發聲道理。

歌唱的發聲原則不是不可以清楚列出,但只是一些大方向大前提。

例如:歌聲要平穩,以氣帶聲,切忌用虛聲唱歌,長久用虛聲,慢慢會喪失胸肺的共鳴功能。

唱歌時要舌頭平放,發聲以胸肺為出發點。顛音需要整體共鳴互相配合,才可以綻放出自然的顛顛音色,換言之,聲音功力不夠深厚而去發顛音,只是發毛發冷的震音而已。

好的歌聲是建立在整體發聲器官的充份配合,要用力去吶喊和強迫出來的,都不是發音的正途。

練好胸腔共鳴,是主音位置,也是發力的位置,小腹亦稱丹田,是良好胸聲的支援部份,但是不能光著力在丹田,沒有把胸腔打開而丹田使勁,會出現硬衝擊的後果。

學好唱歌如學當醫生,必須有老師指導和臨床實習經驗,在臨床實習期間,老師的位置是指正對錯和問題關鍵所在。

看書練聲不適合初學者,如果對聲音學理有一定認識自當別論。

返回本目錄

(本版原文節錄自“談談笑笑-我手我寫心”版內)

返回主頁

返回本頁目錄 返回(演講 朗誦 聲線藝術)頁首

其他有關連結:

演講偶拾 快快樂樂學唱歌 歌唱 歌唱

© copy right by Monica's Art Studio

版權由周惠娟藝術創作室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