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惠娟 |
|
近日天氣潮濕悶熱,很多老師感到喉嚨卡緊脹痛,甚至出現氣短氣速情形。 缺少運動是港人的通病,聲音看似是人體局部,其實聲音跟人的整個生理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體弱令聲音弱,用錯方法發音;引起喉嚨病變,由於喉部跟五臟六腑互相呼應,而引至臟腑運暢受阻,令身體變弱。 學生訴說一向身體健康,自從生了聲帶瘜肉,動了去瘜肉手術,講話聲沉沙啞,常感到肺部像有東西積壓,消化系統亦受到干擾。 這是可以理解的,原因喉嚨貫通氣管和支氣管,喉嚨動了瘜肉手術,卻未從聲音康復鍛鍊著力,聲音由於手術後的發音機能收窄變弱,講話時在咽喉發力,出來的聲音淺薄乏力,更使喉部加深摩擦與不斷換氣負荷,聲音聽來比未動手術之前更微弱,因為聲弱呼吸亦淺,肺部未能在正常說話與呼吸底下,慢慢肺功能減弱,出現了胸肺受壓的現象,亦出現了因呼吸氣量少,而不時需要用力呼吸,以平伏肺部不適。 肺氣量不足,消化功能亦會受牽連。 當務之急;把聲音糾正,並且多做運動,以強化體能。 因為聲音的病變,而導致身體循環系統不暢順,要糾正發聲方式,亦要強身健體作必然的配合。 此外;學員必須遵守護聲「自療」法: 1.把頸部按摩至鬆軟有彈性。 2.用不強不弱的力度拍打胸肺,以達到肺部暢順,讓積痰吐出,呼吸會因肺部減少痰沫而舒暢起來。 3.按摩手部腳部,以活化循環系統,對提昇肺活量有直接影響。 一句老話:流水不腐,身體要有運動去支持,才見精神。 |
||
|
喉嚨是歌唱的主要橋樑,喉嚨生了故障,歌唱不起來,氣亦輸送不暢。 說歌唱不要用喉嚨,這話實在沒有交待清楚,聲音沒有喉嚨,聲音不能發放。 不用喉嚨,是一個不完整的說法,不過有它的真實性。 「不用」,如果改用「不滯留」會恰當些。 如人在此岸到彼岸,腳一味踏橋而不前進,如何到岸? 喉嚨應視為共鳴的媒介,也可視作發音的導音器。 有人沒有用上頭部共鳴和胸腔共鳴,只用喉嚨亦可講話和唱一點小歌,問題是發聲條件太單薄,便會產生毛病,和音色難聽。 有些讀者迷惑不用喉嚨唱歌的可行性,這是對的。 不過以喉嚨為完全發力點,也不正確,要恰當利用共鳴的互動,和時常警惕保持喉部鬆軟無壓抑感,這就是不用喉嚨歌唱的意思。 |
||
|
時常收到詢問歌唱用聲問題。 有的問歌唱時肚子是否震動?有的問開放喉嚨唱歌或關閉喉嚨而唱? 這些問題都是寫書人的用詞。 有人張大咀巴開放喉嚨,唱出來的歌犯了歌唱含糊毛病,音色亦失掉強弱輕濃,這種唱法,被人冠以「儍唱」之名。 說到關閉唱腔,這犯了窄幅上落,聲音唱不開來。 至於歌唱時肚子肯定有點波動,不過有些人因用聲牽強而令到肚子震動,這算不上用聲正確。 怎樣才正確? 簡單地說:發聲自然,上中下共鳴貫通。 要做到這些,一定有老師從旁指導,才不會走上歪路。 |
||
|
有兩位學員不約而同問及演講用聲之抑、揚、頓、挫表現。 有些人刻意在演講過程,以不同之音調去擬造講話之多樣音式,由於聲音忽高忽低忽大忽小,令人聽來耳根不好受,以及被人有造作的評語。 聲音之高低抑揚,乃發自感情與講題之互相磨合。 如平常與人交談,由於內心之喜悅哀愁憤恨,聲音不自覺產生抑、揚、頓、挫之各種音調,聽者感同身受,沒有覺得那些音高音低有何造作,無他;聲與情之自然流露。 演講跟講話是有區別的,講話很自然很自由,演講是有目的去演譯思想,講者很容易言語及聲音呆板。 如何能夠在演講過程;被人感到生動? 聲音是一個主要的媒介,沒有聲音,沒法表達講題。 換言之;聲音負責把講題清楚表達的同時,聲音要與心連在一起去講話。 這需要講者對講題有充分的感覺,和對自己講的話有充分的信心,所謂我口講我心,能夠做到這點,就不會像講別人的話或照紙搬字。 神氣對演講人絕對重要,神氣清爽,話亦有力,神氣低沉,說話聲平氣短,言語乏味。神氣的鍛鍊在乎平日之行藏舉止。 平日習慣腰不挺,氣便不會暢順,呼吸深長是神氣的源頭,能夠保持積極的心態,也是提昇神氣的方法。 此外;希望演講時;聲音自然而然地發揮到抑、揚、頓、挫的效果,除了聲與情要真,還需本身的聲線條件。 聲線條件好的講者,說話容易做到;因應講題而發出不同的音色。如果聲線條件不如理想,也可以聲帶情把講題處理得自然合度。 美國前總統克林頓的聲線很薄,但他演講時很親切,聲音雖然不動聽,但卻能以情帶聲,所以令聽眾受落。 演講不是講不關自己,不關別人的事,既然如此,講者用心用情感去講自己要講的話,這樣會令演講過程充滿生命力,講者不知不覺間;聲音出現抑、揚、頓、挫的聲調與神采。 |
||
|
唱歌要字正腔圓,字正很容易理解,腔圓就令人有點猜不透摸不著。 看見一些學聲樂的朋友,他們以為腔圓就是口腔張大一點,出來的聲音便圓一點,甚至用人為力量,在唱歌過程力求保持聲音統一,結果出現聲音含糊,一些母音像有東西阻擋著。 其實腔圓並非口腔空空圓圓,腔圓只是一個形容詞而已。 吐字正但歌聲拉緊,沒法表現歌曲的感染力,聲音圓潤是共鳴與吐字器官互相交替融合的發聲現狀。 也就是說;共鳴與共鳴配合自然,共鳴與吐字器官和呼吸器官之恰當呼應,這樣子的歌聲是和諧圓通,也就是腔圓的境界。 |
||
|
咬喲!可恨的男高音女高音歌唱家,你們不顧我的脆弱,併命把我迫、提、壓,你們咬緊音域以達到高音區,你們要我的命麼?真的不幸成為你們歌唱的工具,看!我天生下來便五音俱全,喉嚨本來挺好用的,呼吸器官通通鬆鬆,共鳴天然自在。 那天我呱呱墜地,第一口氣便用上肺部,聽;我哭聲有穿透力,當時我只是初生嬰孩,但聲音傳遠,因沒有人為的制約,我笑吉吉從肺,我哭哇哇也從肺,我的丹田因肺活量流暢,因而收放有力,我的肚仔跟我的哭笑聲音,齊齊起伏。 嗚呼!人們年紀越長,思想變得種類多多,不知不覺在講話時,被情緒、思維、健康所左右,可憐我的五臟六腑像缺油汽車,用聲用氣都發生障礙。 都是人們的自作自受,和不自量力,很多人不從聲音結構和動態去尋找歌唱之路,以為張開嘴巴,搖擺腰臀便是唱歌歌唱,該死的人惱,把喉嚨叫得又紅又腫。 只有少數的好歌人,他們珍惜喉嚨,鍛煉共鳴,正視呼吸。 歌唱時的高音中音低音,都沒有牽拉喉嚨,碰上那麼用心良苦的歌唱家,真的是我們這幫人體結構之福。 聽!他們唱高音時,口腔上顎微提,咽喉平靜,喉腔與呼吸器官沒有擠壓,肺部收放有序。 多舒服啊!他們唱高音不會吊著喉嚨,因為他們站穩胸聲,所謂聲音紮實有底氣,高音有底聲承托,聲音便有穿透力。 看!我的小腹動動,証明丹田有勁,無它;好歌唱家有好的身體,懂得發揮共鳴和呼吸器官之共融與共通性質。 在鍛煉過程,我們這伙人體器官真的很受苦,這是玉不琢不成器的道理,為了成就歌唱美妙,「願意」是我們的心裡話。 有一回,聲音攀高不了,歌者沒有併命高唱,她細心把後頸按摩一大輪,連胸肺也動動按按,我的喉嚨舒服許多,呼吸自如了。 原來後頸僵硬,也會阻礙發聲,歌多練了,也會產生用聲器官疲勞,幸而她懂調節,我跟同伴有福了。 為此,敬告歌唱家們:歌唱不要單向一個共鳴,高音要有底聲,低音要有高音區來散發音聲,低音才不會局壓。 總之;煉就鬆通有勁的歌聲,一定要讓共鳴健康快樂。 共鳴好,要有通暢的呼吸作渠道,這就是令我們快快樂樂去唱歌的成因,我們唱得開心,歌唱家亦唱得活暢。 |
||
|
練聲從正統方法是學習正路,但作為歌唱家,經過了歌唱聲音訓練,再要進步,那是歌唱家本身用心去領悟的時候了。 領悟包括自省,歌唱家必須誠實自問:聲音自如否? 自如的聲音,是聲音生理狀態良好,不自如的聲音,事情可能發生在咽喉問題,或胸肺有障礙,腹肌收放乏勁,吐字器官對比不勻稱等等。 咽喉不一定發生毛病才算咽喉問題,有時呼氣吸氣用不上肺部,經常換氣淺入淺出,亦會導致咽喉腫脹。 歌唱家發覺聲音有點不靈光,便要平下心,細味本身的發聲心理和生態,是否出現了偏差。 這些都是歌唱家常常需要作出的技術調校。 除了聲音出了小差,若要聲音更上一層樓,也要靠本身的努力。 |
||
|
好的高音,如優秀的跳水,不會出現水花四濺的現象。 乾淨利索的高音,是基本功夫了得,每個聲區環環連接,咽喉安靜有彈性,為每個音節作發聲的橋樑。 記著;要充份利用喉肌作氣息和聲音的輸送,但不要卡迫喉肌,這樣會令到聲音嘶裂,呼吸困難的。 歌唱通鬆,其中一個環節是;肺腔不要收緊,這部份收窄了,聲音出得不順達,音色暗啞無彈性。這是需要反覆練習,才可以歌唱時候,胸腔仍然打開。 「打開」的意思;胸肺在吐音時微微向橫邊擴闊,聲音與氣息便有立體感。 說到胸腔「打開」,亦需「打開」顴鼻這一帶的頭腔共鳴,作為上下呼應。 初學者不會明白我所說,千萬不要胡亂去想當然,請教好的歌唱老師,他們會按部就班去引領學子。 |
||
|
歌唱無氣不成,氣者;呼吸也。 呼吸需要靠氣管與支氣管,如果患了呼吸道疾病,呼吸管道發生障礙,呼吸時候定然感到辛苦,歌唱因而受到困擾,氣息不繼是歌唱之大忌。 如果呼吸管道沒有出毛病,歌者要狠下苦勁體會氣息之運行,由咽喉氣管與肺部相運,如果氣送氣納都在這條管子之內,氣息便自由連貫了。 可惜很多歌者,大口吸氣大口呼氣,氣息像斷線紙鳶,無肯定方向。 練氣要達到呼吸勻稱,才是好氣。 萬丈高樓從地起,找到呼吸的源頭,練習時要平著心去實踐,因心急求成,氣管會收緊收窄,那便百練無功。 |
||
|
女學員雙肩高聳緊併,肩膊肌肉僵硬,這是行為習慣所引致。 請她往我這邊走,她步履細而迫促。 我說:「第一堂的練習,不是著力於聲音問題,而是糾正型體上的偏歪,所謂先正其身,才可以讓聲音有所歸依。 聲音出自身體的重重關卡,身型不正,這些關卡也受擠壓,如果捨本逐末,不正型態而去練聲,一定事倍功半,反之;則事半功倍。 開始:1.請兩手相對,平開雙肩,反複做開肩闊胸膛運動。 2.放膽大步前後左右,開懷地行走。 3.坐下,馬上站起,再坐下,再站起,動作要乾脆利落,同時要面帶微笑。」 真好!她明白我的用心良苦,很專心地按指示練,第二堂她神態自然許多,練聲也順利了。 「沒有感到那麼心驚,我猜得對否?」我說 她微笑回答:「覺得實在點了,真的沒有那麼心慌慌。」 同學們查問原因,我告訴他們:「這就是心理與生理之間的互相抗衡,或互相磨合的道理。」 她習慣雙肩高聳,這是違反雙肩平正才能自在的型體規律,因雙肩高聳,呼吸也迫往上胸肺,吸入和呼出的氣量相繼減少,因為沒有為呼吸道與肺部提供好的環境,氣不暢,神亦亂。 她走路步細少而迫促,會導致情緒緊張和不安,長期如此,輕則;患上神經緊張和腸胃病,大則;不好說了。 總之;型態安定,精神亦可安安然然。 說到聲音與型態,這是間接互受影響,互為牽連的道理。 如植樹,要樹長得強壯,必要留意生長過程的不偏不倚。 試看;緊張兮兮的講話,聲音一定不穩和有拉扯感的。 女同學頻頻點頭,她說:「講課時,喉嚨沒有以前那麼卡緊,聲音開了一點,我很開心!」 |
(本版原文節錄自“談談笑笑-我手我寫心”版內) |
返回本頁目錄 | 返回(演講 朗誦 聲線藝術)頁首 |
|
© copy right by Monica's Art Studio
版權由周惠娟藝術創作室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