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惠娟

(九十一)

2008

9

12

 

聲音不是運出來的

周惠娟

問:希望可以用二個半小時,為我們一大群(約二百人)前線工作者,提供如何運聲和運氣的說話技巧,我們的前線工作者常為聲沙氣短而煩惱。

答:坦白地講;二個半小時是不可能替二百位聽眾解決聲音問題,更無法如你所講:提供即時生效的用聲技巧,而且用運聲運氣作講題,犯了觀念錯誤。

聲音要運出來,一定很辛苦,講話要運氣才有聲,就苦上苦。聲音是與人體機能互相調配、協調、互動所產生的,不是指指點點,用這用那,是經過分析每人的聲音和體質之組合而作訓練標準。

返回本目錄

(九十二)

2008

9

16

 

蹲低彈高

周惠娟

唱高音只一味尖叫,教人聽到刺耳。很多歌者練習高聲區域,只集中在頭腔部份,出來的聲音如金屬般響亮,但缺少和暖聲音效果。

她是從內地來港的聲樂歌唱朋友,從前唱民歌小調,後轉往意大利學美聲唱法,可惜唱出來的歌聲不像民歌,也沒有西方美聲味道,進行歌唱演習,發覺她肩膊和胸骨上提,人站得過份挺直,整個型態都處於作戰之中。

「放鬆點罷!」我說

「但放鬆之後開不到聲……」她說

噢!她連講話都吊著噪音,胸口呈緊壓狀。

「首先練講話,並且把中聲區練穩。」我說

「我是女高音呀!」她急急問

「對呀!中聲區練穩定了,再練低聲部。」我答

「聽得我糊塗,聲音粗了,怎唱高音?」她說

「不是把你的聲音練粗,錯誤的練聲方法,才把聲音弄粗。把聲區練通,練闊,練至聲區與聲區容易互相交連,是我的宗旨。」我回答

「為甚麼連低音都練習?」她說

「高音要唱至圓潤鬆通,就要連低音部都彈動有力,如跳高,要蹲得低,才可彈得高。」我答

幾個月過去了,她講話聲音自然許多,高音也沒有從前的拉緊刺耳……

返回本目錄

(九十三)

2008

10

6

 

自我聲音評審

周惠娟

對聲音的發放有要求的歌者,首先平下心去思考聲音的質與量是否平衡。

質者;聲從共鳴發出,過程是否通順,有沒有出現緊拉用硬勁的情形,如果有的話,就是吐字器官和共鳴互相未能取得協調,不能做到共鳴與共鳴之間的互相協調,吐字器官所發出的音程,亦會出現各種不自然的聲音。

聲質好,但一直用微聲小聲歌唱,如果遇上要用較強聲音的樂段,在未經習慣的運用強音,聲音便不能統一,和出現爆裂音。

音量不好,唱弱音便缺乏氣息承托,所謂有聲有氣,聲足氣亦足,這是「量」的訓練要求。

在質與量的判斷,需要歌者個人對自己的歌唱狀態作出誠實的判斷。

所謂誠實的判斷:反複細聽自己聲音的不足和不對之處,以聽眾的心態和角度評說自己聲音的優劣。

並且努力把個人聲音與共鳴之間的障礙除掉,尤其是戒掉炫技,有些歌者為求掌聲,在未練就一把奔放自由聲音之前,或懶得下功夫去苦練,而用勁去拖長音,久而久之壞了嗓子。

返回本目錄

(九十四)

2008

11

11

 

有聲有氣

周惠娟

學員訴說呼吸氣緊,問我應怎樣去練氣?

我說:「開始不會馬上教練氣練呼吸,因為學員的聲音淺,氣亦淺。」

聲氣俱淺代表肺部彈性不夠,馬上練呼吸一定出現緊張氣頂情形,就算教如何用橫膈作為呼吸起點,出來的效果都是有錯,原因未曾打開肺的空間容量,先有聲才有氣,試想嬰兒朗然哭叫聲,那裡需要甚麼呼吸技巧,嬰兒由於沒有人為的思想作怪,很自然地由胸肺發出喊叫聲,聲出了,氣亦自然吸入,很大自然,很符合呼吸法度。

成年人有不同的心情和習慣,出現或多或少,或嚴重或輕微的呼氣吸氣不當情形,所以須要練回失去了的胸腹聯合呼吸。

返回本目錄

(九十五)

2008

11

13

 

最怕想當然

周惠娟

聲音是富有運動色彩的學問,練聲要根據各人的情況,而設定訓練方針。

女學員講話時加強上牙關的開張,聲音偏高和出現吊聲現象,她說是言語治療師指定的講話口腔動作,目的是不要令喉嚨卡壓。

我問她這樣講話舒服嗎?她說聲帶很緊,喉嚨很辛苦,氣亦不夠。

她的後遺症是:講話太集中在打開牙槽,久而久之,習慣了提聲講話,和拉扯聲帶。

口腔要上顎與下顎之間有一定的高低容度,面頰亦要有彈性,以及不會出現面頰拉緊和脹痛,講話才可以自如,這部份是屬於吐字器官,解決這部份問題,不是打開牙關便可以。

遇上因聲音長期受壓,或因做過聲帶手術;而引起的口腔部位窄、緊、壓、卡等情況,我從沒要求學員想當然地張大牙關講話,我是用一些儀器,替他們調整口內腔的上顎下顎,和左右牙槽之面頰位置,在適當的矯正之後,他們說話輕鬆點,再以平衡講話節奏去作言語練習,他們大都有良性的聲與氣之和合。

聲出自然,氣亦暢順,聲出偏差,氣亦急促,用想當然去打開嘴巴講話,很容易造成一連串的聲音障礙。

新班進入第四個星期,我首次教學員練習以橫膈膜呼吸,因為學員大部份聲音細弱,整個胸腔都出現不夠開闊和沒足夠彈性,馬上學習呼吸,肯定有氣沒處走,氣頂心跳;是由於不練聲而練呼吸之後出現。

沒有讓突然加強呼氣吸氣的通道作出準備與適應,也沒有先讓呼吸與體能之間做好協調工序,一開始便練呼吸,非常不科學,會無功而返,或引起不良效果。

返回本目錄

(九十六)

2008

11

24

 

美聲是中也是西

周惠娟

很多留學西方的聲樂家,他們只能以西方美聲唱腔演繹外文,換句話說:只能用多個文字砌成一個詞義,或幾個音節為一個字的外文語言特色,作為歌唱模式去演唱。

當他們演唱中國歌曲,往往聲音沒法拿準中國文字的豐富象形與象意。

令人深感遺憾的是,歌者把歌詞的美感、偉大、以及文字藝術格局破壞了。

美聲講究共鳴統一,如管樂也講究「中通外直」,試看笛子與洞簫,吹奏者可以演繹出輕重濃淡,或隱或現,或激昂或沉鬱的調子,歌唱家們應好好思量一下。

再者;美聲不是西方產品,中國古老的聲音學很早指出:「噓吸籚外,出入丹田……」即由頭腔直經胸腹再入腹部(丹田),尤其強調胸聲,所謂「肺主聲」,「千里傳音」是指聲氣連貫通行無障礙。

凡暢通無阻的聲音是美的聲音,西方的美聲亦以「通、達、無阻」為依歸。

西方以通達之共鳴演唱他們的文字。

中國藝術歌曲歌唱家也可以通達的共鳴,唱出豐富多采的文詞境界。

可惜歌唱家未曾在這方面痛下功夫,也沒有深入研究歌唱情感與共鳴的配合。」

若共鳴管道暢通,這便是考驗歌者,在掌握共鳴跟文字磨合分寸的時候。

不少藝術歌曲表演者,當唱到高亢的片段,他們用了西方吐字方式,口內腔空空的、胸腔闊闊的,然後一鼓勁把歌詞洶湧而出,台下的回響;有墨水的文化觀眾:「怎可以如斯豪唱,毛主席寫的《蝶戀花》──『忽報人間曾伏虎,淚飛頓作傾盆雨。』這兩句的文字情感、動感、畫意、力度,被他以水花四濺的西方歌劇唱腔唱粗了,唱得失掉古典文學意韻,聽來沒啥感覺。

崇西方觀眾:「啊!多棒的高音,如泉湧出的聲波,我們中國的高音王真好樣!」

歌唱愛好者:「怎麼可以用這樣發聲方法,唱盡人間情話?聽;『纖雲弄巧,飛星傳恨……』歌者沒有弄清中國文字的意境和意象,一開口便聲音沒過遮攔,『纖』唱作肥大厚重。

『雲弄巧』,唱至英姿颯颯,我們寧願返家細讀秦觀名詞《蝶戀花》,好過聆聽乏咊無韻的所謂美聲歌唱。」

一般文化觀眾:「詞比歌好,詞比歌美,詞比歌更有詩情畫意和音樂節奏感,而且歌唱家沒有為中國藝術歌曲擬造出音樂與詩詞的藝術線條,歌聲亦缺乏中國文詞韻味。如此;教我怎能欣賞他?」

中國藝術歌曲應該大有可為,只是藝術家們一時未曾悟道!

返回本目錄

(九十七)

2008

12

1

 

練聲忌惜本逐末

周惠娟

學生面帶疑惑問:「為甚麼有些同學可以發出頭聲,而我則需要強調胸聲?」

答:「那位男同學一年多以來,凡有課程必然報讀,他的聲音共鳴很有立體感,共鳴空間開闊,為了加強聲音質素訓練,所以連頭腔共鳴也需一起練,頭腔其實不是甚麼秘密的聲區,只是呼應中、低、聲區的一個感應地帶。

不許你上課練習頭聲共鳴,是因為你的聲音往咽喉以上吊著發聲,喉嚨被拉扯至紅腫刺痛,再者;錯誤吊聲以為是用上頭部咽音,是大錯特錯的觀念,在沒有發展好胸聲,卻集中在頭部發聲,結果頭部共鳴發揮不了,只是以尖硬的聲音發聲,這樣子便令聲帶受損,氣息凝滯。

頭聲要發展得好,一定站穩胸聲,再把低音區練好,這樣子頭聲便圓通了。

舉二個例子:噴水池的水花;如因底部沒足夠電力,可以在高處濺放水花嗎?跳高是要蹲低才跳得高,對嗎?」

問:「我明白多一點切身問題了,說真的;自從練習以胸聲講話,已經減少了喉痛聲啞,講書也暢順多了……」

答:「給自己多一點時間,知道進步了,便循著這條路走,慢慢連頭聲也發展開來的。」

返回本目錄

(九十八)

2008

12

18

 

慢功出新章

周惠娟

男學員問:「看來我的聲音很難再有突破,是嗎?」

「誰說的?只不過是你的猜想而已。」我答

「好像共鳴至此為止,看不到再有發展的瞄頭。」男學員說

「請繼續重複基礎訓練,事情不會如你所想。」我不經意回答

基本功練罷,這堂課的下半部是聲情練習,輪到男學員朗誦毛伯伯的名詞──《沁園春雪》;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 ……(略去)

男同學聲音雄渾,有底聲和底氣,堂上教朗誦的中學老師,點頭稱讚他的音色和音量勻稱宏亮。

我對他說:看似停滯不前,沒有以往立竿見影快速進步,其實聲音到了一定程度,希望有所突破,便需要從細微處訓練和改良,因此我得由你的共鳴和型體比例,作出焦點訓練,亦要留意你神韻與體型;是否出現偏差以及不協調,換句話說,把不恰當的神情與姿態,盡可能要你改正,若不如此,便保持在你所說的停滯不進階段。

聽;你的聲音不是有了更寬,更深厚的音量與音質嗎?剛才你的朗誦,已經因情緒的自然流露,不自覺地聲音起伏有力,待日後再為你講解朗誦一首詩詞的聲情運用,到時一定朗出感人的章句。

返回本目錄

(九十九)

2008

12

23

 

莫胡亂練聲

周惠娟

我常常對學生說:「練習聲音寬厚和聲音發放統一,不是一步可達,聲音條件好的人,一定會較聲音條件差的人快很多,這是每人的既定事實,急不來的。」

學生一般對聲音學問不甚了然,他們都希望可以唱出高音,有兩位學生私下練習以喉聲發咽音,當上課時候,發現她倆眼神疲憊,聲氣不亮不順,我以為是錯誤練習氣功所使然,後來才知道是錯誤理解咽音的發放。

我說:「在未曾站穩胸聲之前,以想當然的用喉頭力迫鼻咽,這樣會引起不良效果的,輕則心迫氣速,重則壞了喉嚨,苦了呼吸器官。」

「但若想唱高音,一定需要練喉與鼻咽呀!」其中一位說。

「這是未學行先學走的理論,或可以說是對聲音的一知半識,有時你說那樣,他說這樣等等,都出現瞎子摸象的情況。

老老實實把發聲器官和共鳴器官;努力練習它們之間的互相協調,那時連鼻咽都會貫通的,現在當務之急是把你們聲音往上提和氣緊神迫糾正過來。」我答

首先我要她兩位,把頸項近朵際與咽喉之韌帶弄鬆軟,跟著用手把因練咽音抬高的胸骨,由上往下撥掃,再用手拍拍胸膛,其中大部份手法當然我來處理。

幸而錯誤練咽音的時間很短,結果用了十來分鐘便替她兩人復原。

返回本目錄

(一百)

2009

1

5

 

放鬆喉嚨問題

周惠娟

學習聲樂的人,大都有一個相同的疑問:「如何能令喉嚨放鬆?放鬆喉嚨去唱歌,出來的歌唱很含糊。

但用喉嚨使勁去唱歌,聲音很迫,很緊,聲音的彈性不夠,發揮不到歌唱的內涵,究竟怎樣令喉嚨放鬆?或歌唱時不用喉嚨去發聲?」

首先要講理想的歌唱用聲,那就是身體各部共鳴,與人體機能互相通達,互相取得互動與協調,這真的是聲樂老師的理想學生,這種學生沒有發聲障礙,可以說是一塊璞玉,只要給予適當的發聲訓練,便可以唱出鬆通圓潤的歌聲,這類學生可以說是可遇不可求。他們歌唱時的用聲很有立體感,所謂立體感;聲音貫穿力強,貫穿力不 是靠勁力,是依靠呼吸與共鳴的暢通無阻。

其實他們一定需要通過喉嚨去發聲,但在發聲過程沒有集中在喉嚨部位,喉嚨只是發聲的橋樑,須要腹部、肺部、頭部作配套。

如果仔細觀察好的歌者,他們發聲狀態是──

1.喉嚨沒有阻礙物,如:喉炎、聲帶腫脹、喉管過鬆或過窄。

2.講話聲音平正方圓,聲音出於肺而達於顴鼻,歌唱時聲音自然,容易從氣從共鳴而出。

3.歌唱時吐字一定要經咽喉,但不滯留於咽喉,因為丹田和胸肺皆運用自如,鼻腔與上顎有一定的空間讓聲音橫貫高中低音。

一些歌者以為放鬆喉嚨,單靠上共鳴即顴鼻部位發聲,得來的結果是吐字不清,很難唱到迭盪的歌曲境界,這是對放鬆喉嚨的錯誤理解。

一位朋友就這問題困擾非常,她說用喉嚨去唱又難,不用喉嚨去唱更難,到底該怎麼辦?

起聲不要在喉嚨部位,試在胸腹地方起聲,不要在丹田作起聲點,因這部位太低了,聲音因而變直變硬,在胸腔略低一點,即丹田部位略高地方去起聲,聲音會自然明朗,在胸腹起聲再經咽喉,然後接連頭聲,這就是美的聲音。

此文章有人會心領神會,有人會看得似是而非,理由一個;我就聲音沒有障礙,吐字器官,發聲共鳴條件都好去作評點。

或許有人問,如果發聲條件出現問題,那又作何建議?

答案:克服障礙,建立好的發聲條件,才有好歌好聲。

返回本目錄

(本版原文節錄自“談談笑笑-我手我寫心”版內)

返回主頁

返回本頁目錄 返回(演講 朗誦 聲線藝術)頁首

其他有關連結:

演講偶拾 快快樂樂學唱歌 歌唱 歌唱

© copy right by Monica's Art Studio

版權由周惠娟藝術創作室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