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朗誦歌唱時節

周惠娟


朗誦和唱歌,都是聲音的表情達意藝術,朗誦沒有音樂伴奏,它的節奏和用聲輕重,是須要靠朗誦者的觸覺和判斷。

很多讀者常常問我如何去朗誦,和如何去用聲。我都只是說一個大原則和大方向,正所謂不學無術,單憑用文字告訴讀者這句唸輕聲,那句要揚起,然後如何如何抑、揚、頓、挫,讀者會用想當然去把作品朗誦得怪裡怪氣。打過比喻;希望彈一首好鋼琴曲,一定要有老師從旁指導,第一步是手指擺放要正確,然後學音階等等技巧,到了能彈奏階段,還要老師當場指導樂曲的處理方法。

唱歌亦是同一道理,很多技巧方面的東西,是須要面對面去實踐,和親自被老師糾正。有時想當然地去運氣用聲,或做一些歌唱色彩,出來的效果,沒有得到自己所希望唱出的音樂感染力,有時甚至適得其反,令人聽起來毛骨聳然。

讀者的問題,我盡可能去回答,但只是回答一些大方向,因為我的原則是:“不要令讀者知其然,其實不知如何拿準;歌唱與朗誦的用聲方法和藝術表達的微妙之處。”

希望讀者明白我的責任感和苦心。

本文節錄自“談談笑笑-我手我寫心 2004年10月7日”版內


返回主頁

本頁首(演講 朗誦 聲線藝術)

演講偶拾

歡迎向網主發問或留言歡迎與網主交流意見和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