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共融共通

周惠娟


「学习声乐已有数年了,发觉声音阔了响亮了,但歌唱时没有把文字咬正,吐字只有音乐没有清晰的唱词。」女学员一脸无奈地讲她的歌唱问题。

我一直观察她讲话的发声状态,她把声音往上颚方向发放,她告诉我一直是颧鼻作发声点,声乐老师如此教,曾经接受言语治疗,治疗师亦如此嘱咐。

「为甚么需要接受言语治疗?」我问

「有一阵子声音容易沙哑,颈肩痛,别人投诉我讲话太大声,喉科医生要我见言语治疗师。可惜我的声线问题一直没有解决,声乐老师和言语治疗师都说不可以用喉咙讲话,要我用现在的发声方式。」她答道

「不能用喉咙讲话是对的,但只有高位,没有以发声基点联合,声音怎能弹动和收放自如?你基础声音不弱,可惜讲话和唱歌集中在颧鼻和上颚,所以容易气急,出来的声音硬而响,俗称爆声。

气急的原因是心肺没有得到平衡弹动,这是发音向上抽向上提所引起。

虽然下意识避开用喉声,但喉咙被你上提发声习惯牵扯得又硬又胀,喉咙出了问题,呼吸必然受阻,发音亦因难。

喉咙可比喻为上共鸣与下共鸣的桥梁,桥梁是两者之信道,不用信道,是不能进也不能退。

不用喉咙,不可能把声源(胸声)在喉咙发放,声源在胸腔,由胸腔经咽喉送达头腔共鸣。

三部份联合起来,便达至声音和谐,和谐的声音即高中低各安其位,又互相协调。

只用面部一带歌唱,如果底声不够,很快便把声线弄伤,试想没基音而走高调,可以吗?

你幸好有底声,当歌唱集中在头部,即悬着颅盖而唱,咽喉被抽出离开了本位,上齿下齿,上面颊下面颊同时受了口腔高提,吐字时减弱了灵敏度和清晰度,这是声音生理机能所使然。

有些声乐家,当演唱中国艺术歌曲,常出现吐字含糊不清毛病,当中亦犯了同样问题。

当然;唱好一首歌,须要以何种方法练声?那就是对歌唱艺术的要求,高要求要高度训练,如此类推!」我向她详细解说。

「那么;当务之急,是否改变讲话和歌唱用声?」她问

「要马上改变发声方式是强人所难,因为发声习惯,令到共鸣与吐字器官和呼吸器官出现轻重不一障碍,首先排除障碍,跟着是改变单向的以颧鼻发声方法,这才是当务之急。」我答

(本文节录自“谈谈笑笑-我手我写心 2010年12月28日”版内


返回主页

本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