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聲藝迎合中國文化

周惠娟


甲:甚麼是中國藝術歌曲?很多人讚我的歌聲甜美,但唱不出歌詞意境。

乙:是的;是的;觀眾聽我演唱中國歌曲,都會給我掌聲,他讚嘆我的高音了得!可是不愛重聽,不再欣賞我的演唱。

D:一位有心人直言:『你的聲音很亮麗很出,也非常統一,可惜唱不出古曲《陽關三疊》的詞情與畫意,我感受不了渭城朝雨浥清塵的景緻。
當你唱到勸君更進一杯酒等句,我以為置身西方的歌劇唱腔,非常激情……』

回聽自己的演出錄音,果然如此。

E:太明白了,如果由西方的聲樂歌唱,走回中國歌唱之路,真的發生張口犯失歌詞意態毛病。
在留美學習聲樂過程,老師強調聲音很出很立體,就是演唱快死的角色,都要聲音嘹亮字字立體。

F:我們一直都在研討,以美聲歌唱中國歌曲的吃力和不大讓觀眾欣賞問題,卻忽略了思考美聲美在甚麼地方?以美聲演唱中國文字內涵的可行與不可行?或西方歌唱發聲學問未足以表現中國文字的多聲多姿多緻多角度的藝術表象?

在這點子上,可以把人體的發聲功能,更深入去研發,更具發聲與身體各器官發展的科學觀。

G:同意F朋友的話,我是在英國選修油畫及聲樂的,回國又跟老師學習國畫。
開始時;面對中式晝風的虛實理論很難理解,我就用西方的立體填滿作法,天呀!老師當然明白我的西調中畫,可是自己看罷非常沮喪,我的畫不成畫呀,沒丁點中國畫的氣息和氣度。

於是努力從根本的中國畫寫法入門,慢慢融進西方的藝術美學,我的作品仍是中國的西方技法成了我的作畫多元養份。

我的想法是取西方聲樂之長,再去加深加廣中國歌唱發聲之科學領域,使聲音可立體、可鬆通、可剛柔、可明可暗又可留空。

甲:G朋友是暗示我們學西方聲樂的人,如果演繹中國藝術歌曲作品,必須在中國文化藝術源頭去找,否則只是想當然地;以大量感情去唱,卻沒法找對中國藝術門路。

B:還有努力拓展聲音的能量,以演唱中國的文詞聲藝……

(本文節錄自“談談笑笑-我手我寫心 2015年10月26日”版內


返回主頁

本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