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歌唱須底聲

周惠娟


唱流行歌的朋友大吐苦水,她說喉嚨長了瘜肉,用了各種醫療方法,可是瘜肉未見好轉,醫生不贊成動手術,理由因聲帶非常繃緊,再動手術恐怕日後唱不了歌。

「有用中醫和針灸治療,可惜效果不顯……」她。

聽見她以氣聲弱唱,和用喉部肌肉加力高唱,這可導致氣更短,聲音更沉啞。

「一些片段唱不來,便在舌面之上,虛呵地歌唱,開始覺得蠻有感覺的,但唱久了;連虛氣都困難,不是說唱歌要用氣嗎?

為甚麼我會用不上氣?從前把肚子一收,氣便有了,現在把肚子一收,氣竟用不上,像有重重關卡把氣堵塞不放……」她。

細細觀察;她講話都出現氣息不繼的情況,如何從容地唱歌?

她無奈地說出聲音由好轉壞的過程:「從前嗓子算得上嘹亮,唱歌聲音傳送自如,為了突出歌唱感染力,我改用氣聲和喉音唱歌,當時的歌唱音色很有磁性,便連一些快歌我也將聲音放輕放平來速唱,過了不久;竟然沒聲沒氣去唱音域較高的片段,於是用喉嚨,以沉沉的聲音唱它,現在連喉音唱歌都辛苦。」

唱流行曲有別於唱藝術歌曲,流行曲的曲式跟講話的音域差距較近,能用上共鳴的講話聲音,都有高、中、低音,這些歌者很容易把流行曲的音程唱好,但沒有用上胸聲的歌者,就不能如願把歌曲的高、中、低音,唱準和唱得通順,這類歌者只好請作曲家,把音樂的音色放在一條横線;平平的;沒高音沒低音沒有縱横交錯迭盪的音律,歌者如唱夢囈,這樣可把聲音都唱壞了。

試想想;不斷壓著喉嚨發音,能不讓聲帶受損?

而她的情況剛剛相反,本來有一把好嗓音,可以有聲有色有氣去唱好一首流行曲,偏偏要用虛聲虛調去演繹歌詞,開始這樣唱法時,聲音雖虛,氣雖輕,還是有底聲承托,氣息仍是流暢,可惜常用虛聲弱氣歌唱,發聲共鳴和呼吸管道,都被壓抑了,失去生命和彈性,造成了今天的聲音受損,這不是偶然的不幸,而是理所當然的結果。

當然;為了增強歌唱感染力,帶一點磁性音色,和用一些虛氣是可以的,但以此為歌唱標準,便壞了喉嚨損了嗓子。

如人走路,老拖著腳貼地步行,豈有不被累壞?

她明白了聲帶長了東西的原因,可是歌仍須要唱,可以用那門方法補救?

告訴她;為師只有辦法一條,必須改變歌唱方法,必須練出胸聲即底聲,必須理順喉嚨和頸部,因用聲不當引起的腫脹硬僵。

她用懷疑的目光說:「我不是唱那些咿咿呵呵的藝術歌,那用共鳴來唱歌?」

告訴她的錯誤思維,問她可曾聽到這樣說法:「他很有底聲?」

她點頭,知道這句話起了作用,於是馬上為她開始練聲護聲,糾正和矯正發聲功能,並請她不要急於一下子開口唱,要慢慢把失去的壞了的,逐一矯正過來。

(本文節錄自“談談笑笑-我手我寫心 2014年2月10日”版內


返回主頁

本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