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與文字屬性 |
周惠娟 |
歌唱之吐字、用聲、轉腔,簡稱字、聲、腔,三者是互為呼應,互相牽連,是為歌唱之理想境界。
去年返廣州直通火車途中,跟同座一位旅美學習聲樂的女士聊起歌唱藝術,她訴說學了西方美聲唱法,當回頭唱中國歌,竟然出現無法清楚吐字的情況。
「從前唱的是民族歌曲,聲音蠻響亮,到了外國進修,教授改變了我的高聲區發音習慣,就算是發高音,都不可局限頭聲區。
開始很辛苦,因為要從新開放身體發聲共鳴,慢慢適應了,學習唱外國藝術歌曲,但沒有自己的文化共鳴,雖說音樂無國界,但拿不準他們的歌唱言語。
雖然老師稱讚唱得很好,我自知只是唱得很像外國人而已!
……」女士說。
聽她仿似夢囈談話,覺得有股寂寞與徬徨,在她內心糾纏著。
「剛才你說唱回中國歌,便出現吐字困難,那是怎的一回事?」我問
「我的舊同學說沒字沒韻,沒有同聲同氣的中文歌唱語言,聽自己的錄音,的確如是,雖然現在聲音比學美聲之前有力,和沒有從前的又尖又硬,但失去從前的歌唱聲調,我指的是中國人的言語聲調。」女士
「沒有聽你的歌,很難發表意見,其實你的苦惱,亦是一些學西方美聲唱法,回來唱中國藝術歌曲常見的問題。」我答
將到廣州,女士從皮包取出一隻CD說:「有空聽聽我在國內錄製的中國歌,希望給一些寶貴意見。」
我真的仔細聽她的CD ,歌聲很順暢,字與字很連,連得沒有中文字的字字獨立感,以及字形字義字音之間分別與佈置。
要把中文字吐清楚,除了共鳴寬通,吐字器官與喉部結構之彈性,都需要強加鍛鍊。
換言之;她是以聲音來歌唱,歌聲有音樂,但缺乏文字及言語的實在感。因為她接受西方言語訓練歌唱,西方文字有別於中文一音一字,一字多義的文字言語結構,因此沒有這方面的發聲共鳴研究。
這造成她的發聲實質缺憾,她的發聲通道,不足以應付中文的言語性格,和文字本身音樂性。
她的聲音有力而圓,只是共鳴基礎打得不錯,但吐字則要講究更深度的共鳴與吐字器官之自由調動。是力求聲音之縱線、橫線,以及轉接之曲折線。
女士學了美聲歌唱之發聲立體,但未能在發聲與吐字區域取得一致共識共通與共融。沒有將發聲與吐字交待清楚,腔調便沒有實質的意義。
女士要唱好本國文字藝術歌曲,便需在聲音之互通共識再下功夫。
(本文節錄自“談談笑笑-我手我寫心 2011年5月2日”版內
返回主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