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與氣息

周惠娟


首先說說歌唱時的喉部狀態,當聲音放出,聲帶便呈現工作的張力,它不是發聲的個體,它是靠喉嚨一帶的肌肉群互助互給的力量。

聲帶如果缺乏氣息,等如電燈沒有電源,沒有氣息的推動,聲帶不可能發出音響。

唱歌時因要表達歌詞與音樂的感情和情緒,就需要加強音量,擴闊聲音的包容度。

很多歌者為了要唱長音或高亮音節,在歌唱時以力迫氣,目的是支持音域的伸展,所以唱歌界有一句流行術語是如何去運氣發聲。

一個概念可以影響深遠,常遇上用力運氣唱歌朋友,都是把歌唱至搖搖晃晃,甚至氣短聲乾。

歌者練氣而不練開共鳴,真是把路走遠了,同時攪不清氣息是依靠那部位而生?沒有開闊的肺活量,那有大氣量產生?

練開共鳴便能儲氣,運氣不是一個適合的名詞,因運氣被人錯覺用力往上推的想法。

亦有人開演唱會前努力跑步練氣,出來的聲音依然窄小,呼吸只能說是比平日暢順,但因共鳴薄弱,氣息吸入不深,因此歌唱之際,被人有聲薄氣淺的印象。

凡聲薄氣淺,歌唱時必定常動喉嚨一帶的肌肉群,不斷用喉嚨發聲,出來的音色納悶和沒有力量,聲音亦容易嘶啞。

運動對開闊發聲共鳴有幫助,但沒有方法去增強聲音共鳴,是百練無功的。

希望把歌唱好,唱得有味道和有神采,那便要切切實實去按照發聲規律去苦練了!

(本文節錄自“談談笑笑-我手我寫心 2005年10月26日”版內


返回主頁

本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