盂蘭節懷想

周惠娟


陰曆七月十四盂蘭節,俗稱為鬼節。

小時候每逢七月初十前後,家裡人便買備各款衣紙,姨婆是家中的祭祀領導,她吩咐各人在摺衣紙時候,不可胡言亂語,要誠心誠意一張張地摺,所有的衣紙別號「街衣」,是燒給遊魂野鬼享用的。

在十四那晚,我拿著一紮一紮摺得端好的衣紙,跟著大人們走往門前街道,姨婆上了香燭,擺了白飯、龍眼、豆腐、芽菜等祭品,跟著把衣紙燃點,熊熊火光燒呀燒,此刻正是無主孤魂來臨時候,偶爾遠處傳來樹搖風響,或三兩犬吠之聲,我不禁望前望後,怕是有鬼來了!

姨婆口中唸唸有詞,並用鐵枝把燃燒衣紙翻翻動動,衣紙由火光璀璨到慢慢熄滅,整個過程,姨婆一直守候,她總是那麼的專注用心,待到香燭燃盡,姨婆把十多個硬幣撤向街頭,算是給陰間朋友一點零錢使用。

盂蘭節給我四海一家親的教育意義,每逢七月十四,我們都有拜祭先人朋友習慣。不過香港生活環境越來越擠迫,盂蘭節燒街衣帶來環境污染,我們都帶備鐵桶作燒衣之用,由於衣紙數量少,已經沒有像孩童時燒衣的火熊壯麗場面,尤其是當晚風吹來,紙灰飛揚,香火燭光在星月高照底下;似乎上演了一幕人與鬼之陰陽交會的溫馨片段。

中國很多民間習俗,都包含了仁義道德愛與敬的成份,她填補了書本上的說理文章之不足,她使子子孫孫們在潛移默化中,去感受到獨樂不如眾樂的有情世界。

(本文節錄自“談談笑笑-我手我寫心 2005年9月1日”版內)


| 返回主頁 | 散文小說頁首 |

歡迎與網主交流意見和心得給網主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