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色(之四)

周惠娟


每個民族都有他與人溝通的方法,而見面禮就很有不同國家的地方色彩。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西方國家如美國跟法國人的見面禮都以握手為主。不過透過握手,可以發現不少的文化意識,和人們對頭一次見面的微妙心態。美國人出手乾淨俐落,勁道十足而且熱情奔放。法國人則口手一致,如歌的法文配合藝術之「手」,跟新相識的人輕輕一握,令人覺得似有若無。

香港的見面禮,真的可以說得上集各地文化之大成,如果說香港可以印證海內海外的握手文化,學者們一定給香港人弄得一頭霧水啼笑皆非,原因我們港人才沒有緊張夸夸的深入每一種見面禮儀,「順手拈來」是切中了國際大都會的城市本色。

如果細意觀察這兒的見面禮,可真種類繁多,有西方的、有歐洲的、有東歐的、有日本的、有印度的,有亞拉伯的,有菲律賓的……當然少不了中國的。而屬於不同宗教的,還有香港自創的流行見面文化,頓然令這兒顯得「有禮」得很。每逢過時過節,這城市的人盡顯節日歡樂,香港人去完聖堂,再到黃大仙上香,這足可說明我們的兼容,如此一來我們的待人以禮,就收集了形形色色的「可取用方便見面法」了。

在聖堂見到神父或牧師,港人自覺地以手指向著頭、心、兩肩劃上一個十字架。在黃大仙或廟宇則來一個雙手合拾配合佛語作見面第一式。

在日常生活中,港人以打招呼作見面禮,真的省事非常,Hi、Hello、喂、連手都懶伸是我們的城市節拍。不過港人有自己的交流節約方式,例如用手作打電話狀,這倒像「傳心法」,外來人可能不知所謂,但咱們港人馬上心領神會,急忙回禮,以大 拇指按耳小指向嘴巴──,此動作是說我們以電話聯絡

當然「見面禮」在香港是多姿多彩的,它代表了這城市的多元化和兼收並蓄。

(本文節錄自“談談笑笑-我手我寫心 2002年12月13日”版內


| 返回主頁 | 返回香港特色頁首 |歡迎與網主交流意見和心得給網主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