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漠的人情 冷漠的政府 |
周惠娟 |
華南一帶真的多災多難,六月的大洪災,觸目皆是敗瓦頹垣。不久前又來一場龍捲風,造成十七個鄉鎮損毀,五萬戶受災,三千四百餘戶喪失家園。 真的是福無雙至禍不單行,目睹那些眼光呆滯的災民,連流淚也乏力了。不禁問一句,天心何忍? 天災人禍,就是最先進的國家,往往亦難敵天意,但減少天災人禍所帶來的巨大損毀,未雨綢繆,築壩防洪,是大陸政府刻不容緩的工作。得可惜的是,大陸政府沒有以歷史為鑑,都把民生災難等閒視之。 日前在一家銀行,看見櫃面安放一個華南賑災的錢箱,裡面入滿了十元、一百元、五百元、一千元紙幣,這些都是靜默的關懷,我隨手放進一張,是錢箱裡的人情味要我這樣做。 奇怪得很,華南水災情況慘重,我在大陸往來多次,那些不曾殃及的省、市,平靜得近乎冷漠,在香港電視、報紙、社交場合、各種不同類型的團體,都關心這場災難,大家都議論這場天災的成因與後果,這都是原於中國人同聲同氣的情意結。 可是,香港人澎湃的同情心,在中國大陸似乎不泛起半絲漣漪,他們都表現得那麼安然靜寂,那麼無動於哀。除了發生災區的地方長官哭著臉,請求港人脹災濟危,北京政府可曾號召整個大陸人民「萬眾一心」,那怕是一分一毫,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然而,他們都像睡著了!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屍骨。有人興高采烈吃十多萬一桌的金箔酒席,有人感染著水災過後的疫症,等待食物和醫療,有人正在酒舞當歌,很多還是地方官員,這一切在一個號稱「為人民服務」的國度出現,真是夠諷刺了。 華南水災,很多人死了,很多人的一生希望被一場洪水沖去。滿目都是破碎的心靈,破碎的家園。 從這次事件,我看到冷漠的政府和冷漠的人情。曾掛電話到北京友人,得來的回答是那麼無奈。他說,現在人心都僵化了。 人情是中國社會的文化特色,但華南水災,大陸政府與人民的反應,我開始懷疑中國人是否經歷太多連綿災難,都變得麻木了?或者是中國人經歷太多鬥爭,都變得仁義倒退了?或是大陸的中國人情只是惠及至親,仍然圍繞著小圈子的人情道理? 一場洪濤,在中國南方一帶,每天啕聲不絕,然而沒事發生的地帶,人們很多都豐衣足食,這樣懸殊的國情、民情,若不正視,民怨大多,實非中國大陸之福,也非大陸富人之福。 原文載於香港聯合報23-7-1994 |
返回主頁 |
其他有關連結: | 情義倒退的社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