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SUN | MON | TUE | WED | THU | FRI | SAT | 
| 1 觀天 一 | 2 觀天 二 | |||||
| 3 | 4 文章傳情—— 《道德經》第三十章 | 5 文章傳情—— 紅豆曲 | 6 詩詞粵語誦讀—— 《怨詞》 | 7 留下 一 | 8 留下 二 | 9 留下 三 | 
| 10 | 11 Op.39:No2, Intermezzo (藝術歌曲訪探) | 12 如昔日光景 | 13 O Mio Babbino Caro(我親愛的爸爸) (藝術歌曲訪探) | 14 會意 一 | 15 會意 二 | 16 看 一 | 
| 17 | 18 看 二 | 19 中秋 一 | 20 中秋 二 | 21 情韻 一 | 22 情韻 二 | 23 情韻 三 | 
| 24 | 25 致敬 | 26 悠悠 | 27 追思昔日 | 28 呼應 | 中秋節 29 願 | 30 中秋節翌日假期 |  | 
| 
     | |
| 這般雲色,可有風暴來乎? | |
| 
     | |
| 海波微泛,把染紅雲意有了多種解釋:黑暗過去,朝陽紅光綻放…… | |
| 9月4日 文章傳情——《道德經》第三十章 | |
| 按左邊三角形播放 | |
|  | |
| 9月5日 文章傳情——紅豆曲 | |
| 按左邊三角形播放 | |
|  | |
| 9月6日 詩詞粵語誦讀——《怨詞》 | |
| 按左邊三角形播放 | |
|  | |
| 
     | |
| 颱風蘇拉走了,留下滿園落索…… | |
| 
     | |
| 颶風把樹吹彎了腰,為它拍一照存念。 | |
| 
     | |
| 人在彎了的樹留一影…… | |
| Liederkreis, Op.39:No2, Intermezzo 作曲:Robert Schumann,作詞:Joseph von Eichendorff,年份1840。 | 
| 
     | |
| 風過了,滿地整齊如舊,倒下大小樹兒,有的回復原位,有的被清道夫移去。 | |
| "O Mio Babbino Caro"(我親愛的爸爸)是義大利作曲家普契尼(Giacomo Puccini)於1918年創作的歌劇(賈尼•斯基基)當中一首詠嘆調,此劇面世,這首詠嘆調馬上直達人心,成為女歌唱家們必唱的曲目至今。歌曲表現少女向父親請求,接納與仇家兒子英俊青年的私下定情。歌曲語言樸素純真,音樂流暢優美,流水行雲的音樂線條,沒有帶給歌者太高的技術困難,可是要唱得出少女心中愛嬌、純樸、不惜以死來請求——我親愛的爸爸,言語與音色處理,真夠歌唱家們下上大功夫。 | 
| 
     | |
| 雲彩隱約含蓄,似乎提示一連串的事情出現…… | |
| 
     | |
| 雲說:不多猜想,雲也有雲的情趣。 | |
| 
     | |
| 牠靜候…… | |
| 
     | |
| 看準一條小魚,速速向前,伸頭張嘴入海,魚兒被嘴上了。 | |
| 
     | |
| 海濱一角,飛鶴、玉兔裝置,中秋快到了,願人間多多美意…… | |
| 
     | |
| 如此裝置,為早晨添上活潑青春。 | |
| 
     | |
| 風高浪急一小舟…… | |
| 
     | |
| 小舟列開成一小隊,正為颱風來臨記下一景! | |
| 
     | |
| 天將欲曉,早行才知黑夜日間如何交替…… | |
| 
     | |
| 叔叔耐心等待,整套攝影器材架設完備,回望一下自己,手機拍拍彼起此落,那會如叔叔一拍需時…… | |
| 
     | |
| 如斯景象,令人頓覺平靜安寧。 | |
| 
     | |
| 大石之上,那人小心踏穩,是否緬懷昔日青春? | |
| 
     | |
| 山、海、雲,色調和合,淡淡靜靜,輕描素寫…… | |
| 
     | |
| 朝陽穿雲而出,如一道蓄勢待發強光,照射大地,普惠人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