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學而》中記載:
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
有一次子貢說:「老師!人窮了,倒楣了,還是不諂媚,不拍馬屁,不低頭;發財了,得意了,還能夠對人不驕傲,何如?」這個「何如?」若演起戲來,導演一定教演員作得意狀。子貢這個時候,似乎認為自己學問修養做到這個地步已經很不錯,很有心得了,心想一定可以得到老師的欣賞。可是孔子只說「可也」而已。下面還有一個「但是」,但是甚麼?「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你做到窮了、失意了不向人低頭,不拍馬屁,認為自己就是那麼偉大,看不起人,其實修養很不夠;或者你覺得某人好,自己差了,這樣還是有一種與人比較的心理,敵視的心理,修養還是不夠的。同樣的道理,你到了富而不驕,也不能說修養夠了,因為你覺得自己有錢有地位,非得以這種態度待人不可,實際上仍舊有優越感,要做到真正的平凡,在任何位置上,任何環境中,就是那麼平實,那麼平凡,才是對的。所以孔子告訴子貢,像你所說的那樣,只是及格而已,還應該進一步做到「貧而樂,富而好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