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学与科研

何继梁

目录
一、 涉足教学科研初作刊登于《中学历史教学》头版头条
二、 改革历史教材教法课论文为广东中山图书馆特藏书库收藏
三、 开三门课一门采用电化教学
四、 论文一篇填补明清经济史研究空白

一 、涉足教学科研初作刊登于《中学历史教学》头版头条

1959年上半年我在华师历史系本科提前毕业,留系培养当助教,除跟班听课外,主要跟随徐光仁教授进修中国近代史,并担任本系一年级和教育系二年级该科的辅导课,同时也受系领导的委托,写了一篇“当前中学历史教学改革的经验体会”,这篇文章是根据本人在佛山一中教育实习中进行教学改革的经验及综合其他实习小组在各校实习所取得的教学成果,由我执笔而成,本文刊登于《1959年中学历史教学》的头版头条。

 

二、 改革历史教材教法课论文为广东中山图书馆特藏书库收藏

在1959年8月份派到广东师院担任教学工作,第一年我任系秘书并到附中兼课,第二年开始执教历史教材教法课程,有感于过去该科教材理论脱离实际,学用不一的矛盾,故决心改革这学科的教材与教法。首先把我在大学四年来所积累的历史教学科研资料中可取的内容编写成共十六章的讲义,其中包括《中学历史教材教法》课的教学目的、教学任务、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材分析;如何备好一节课,如何上好一堂课;并包括如下专题:什么是历史教学基础知识;怎样加强历史基础知识教学;如何贯彻爱国主义教育;如何评价历史人物;如何史论结合分析历史事件等。把重点放在到中学听课、备课、上课、预演的章节,在“用”字上下功夫。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当我每讲完重点章节之后立即带学生到中学见习,听有经验的中学老师的课。当讲授完教学原则方法这一章节时亦让学生试教一段历史课的内容,使他们从实践中领略某些教学原则方法的运用。到教学实习开始前,我提前两周到实习学校领取教学进度,让学生实习前便着手备课,要求他们先写好两个教案并反复进行预讲,到实习学校后又再接受原科任老师的指导,经过这样的训练,绝大多数学生都能闯过试教的第一关,实习课不但教态自然而且交代问题头头是道,实习学校科任老师反映他们不像教学的新手,在教育实习总结中学生深有体会地说,《中学历史教材教法课》对他们帮助很大,使他们学会怎样上好一节历史课,和怎样当好一名中学历史教师。

1962年在我讲授中学历史教材教法课期间,全国第一次掀起“什么是中学历史教学基础知识”的大辩论,当时我针对史学界的争论提出自己的看法,写了《什么是中学历史教学的基础知识》一文,送交 广东师院科研处,之后发现我这篇文章被广东中山图书馆特藏书库收藏。(原影印件已送象中校友事迹展览馆)

 

三、 开三门课一门采用电化教学

1977年广州师院复办,我调回广州师院历史系担任隋唐、宋元、明清几个大朝代的断代史教学。1979年又到中文系开中国通史,上这门新课的难度比前者更大,第一,跨越时间长,从中国原始社会讲到鸦片战争;第二,时间短任务急,我从接受教学任务至开课时间不够一个月;第三,没有现成教材。当时系主任欧阳熙对我说,“你现在到中文系教77、78那两个班是全学院的重点班,他们大多数是老知青,知识面广,对老师要求高,如果你去搞得掂,什么都不怕了!”那就是第四个难点。我面对这些困难,首先鼓足干劲去排除万难、日以继夜、加班加点,争取在有限的时间内备好头一个月的课,并编写适合中文系的中国通史讲稿,我根据中文系的特点,参考历史系本科教材,适当精简过繁过多的典章制度,扩大与中文学科有密切相关的文化史部分,补充中国通史的边沿学科知识,又给他们介绍历史学科最新的科研成果,尽量满足成年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例如:讲原始社会北京猿人这一课,我除了介绍北京猿人的特征之外,更着重阐述北京猿人化石出土的世界意义。第一阐明为研究人类发展史提供了丰富和完整的资料,第二说明北京猿人是晚期猿人的典型代表,是世界人类起源于亚洲这一学说的依据,第三论证日本旧石器渊源是在中国,我引用1978年12月《科学通报》介绍中国著名考古学家裴文中的最新科研成果,在地质年代第四纪,由于造山运动的原因把黄海、东海和日本海变成一片大陆,那时日本和中国相连,许多动物从中国华北跑到日本,从而论证上述论点。这篇文章发表后,引起日本史学界共鸣和认可,学生听了这一课之后非常兴奋,深深感到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对世界的影响甚深,对祖国产生油然的热爱。我在中文系讲完通史课之后,适逢学院进行一次教学质量大检查,根据77级同学反映说,“我系老师所讲的课程,只有几门课食得饱,其中一门是中国通史”。时隔三年之后,有一位历史系77级的同学给我来信,说他要负责一次全广州市的公开教学,课题选定为“中国史原始社会”,他从中文系同学所知,我讲这一课很受学生欢迎,希望我把这一课的资料,特别是北京猿人化石出土的世界意义提供给他。我立即给他支持,结果这次公开课被评为优秀课,他非常感谢我对他的帮助。
在中文系讲授中国通史两年后,我又回到历史系再继续担任“中国断代史”和“中学历史教材教法”课程。

随着形势的发展,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里,中央和地方教育部门都提出,在有条件的学校,提倡采用录音、录像、投影、幻灯以及电脑等进行电化教学,我在上世纪80年代,在讲授“中学历史教材教法课”时,采取了电化教学手段,变教师单向传授为师生多向传授,激发学生对该科学习的浓厚兴趣,在采用电化教学培养学生教学能力的过程也加强了对学生德育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具体做法如下:
备课时我参考了很多院校的“中学历史教材教法课”的教材及其专著的科研成果,根据理论结合实际和学用一致的原则,采用优化的教学手段,重新制订教学计划和自编教材。设置电化教学、观摩教学、试教录像等模拟性和实践性很强的教学内容。我在87级上导言课时,先把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向全体同学介绍,让大家讨论,发扬民主,提出教学的建议,同学们对老师采用课堂授课、见习、讲座和学生试教进行录像,播放优秀课的教学录像,并用幻灯等电化教学的手段感到十分新鲜和莫大的兴趣。这堂课结束后有同学说“教学法老师先声夺人”,“我系历史教材法课采用电化教学还是第一次”。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我把中学历史教学最常用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作为重点,给学生讲深讲透,让学生熟练和掌握这些方法,当我讲直观性教学原则和启发式教学时,播放由华东师大电教中心编制的“历史课的直观手段及运用”和“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方法”课例,观看这些教学录像之后,学生感到收获很大。因为他们观摩到多种课题不同、教法不同、教学风格不同的课例录像,显然增加了很多见习的机会,所谓百闻不如一见,观看优秀教师的教学录像来印证教学理论,总比通过课堂讲授课例来阐明教学理论效果要好得多。

电化教学还运用于师范生的试教,就是把学生的试教情况进行录像,随后通过播放录像,再现试教的情况,边放录像教师边进行评议,对讲课讲得好的典型与差的典型,再组织学生进行评议。几年来每一届毕业生对试教录像很感兴趣,都希望“录像”能凡反应出较高的教学水平,所以参加试教录像前人人认真准备,个个勤学苦练,反复的练习使师范生的教学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每一届我讲授完“课堂教学工作”这一单元之后,选定了“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这个课题,要求每个学生写好这一节课的教案并进行试教和录像,随后播放全国优秀教师江东讲授这一课题的公开课的教学录像,最后要求学生从教师的教态、语言、板书以及教材处理,教学的技能技巧,启发思维等多个方面去找差距,这一做法教学效果很好,因为学生备过这节课,讲过这节课,需向优秀教师学习哪些方面,印象特别深刻。

在教育实习时我还把电化教学引进实习学校,促进实习班级的教学改革。教育实习是高师学生必由之路,既要学习原任老师的教学方法也要勇于创新,用优化的教学手段进行教改的尝试,因此我在广州市四十八中指导实习时,要求所有实习班级都采用电化教学,例如讲《宋元文化》这一课时,学生从历史系借来有关的幻灯片,根据教学内容经过筛选之后,再配上解说词和音乐伴奏,经过这样的加工改造,在这录音磁带播放中,有对词人诗人的简介及其诗词特点风格的表述,也有对词人诗人的作品进行豪情的朗诵,使整个电化教学过程声情并茂、图文结合,加深学生对课文的认识,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本人在采取电化教学手段改革历史教材教法课的教学方面,作了以上尝试和取得以上显著成效,得到系领导和师生们的一致肯定。我撰写的论文“电化教学在历史教材教法课的运用”,曾在广州师院“微型教学”经验交流会上交流。(“论文”于2011年3月底送上)。

 

四、论文一篇填补明清经济史研究空白

我在广州师院任教期间写了 一些文章除上述外其余不一一陈述,现在只将我对明清经济史的探索略为一谈。

在80年代中期,我曾到暨南大学清经济史研究班听课,承蒙该科导师李龙潜教授邀请我参加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广东明清经济史》课题研究。我除了定期参加该项科研活动之外,还利用假期到中山小榄和番禺市桥进行社会调查和搜集有关经济史料,在市桥我得到罗彬、何品端同学的大力支持,给我提供可贵的地方志资料,并与何品端合作撰写了《近二百年市桥地区工商业初探》一文。

市侨自清中叶以来,工商业有显著发展,成为珠三角的重要城镇,可惜过去没有人去研究,为了填补这个空白我们试图探求这阶段的经济发展情况。现将本文简介如下:

市桥的形成及其发展:北宋时期市桥开始形成墟市村镇,进入明初市桥附近乡村逐渐成为较大的乡镇,到了明末清初,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有的乡镇已发展为城镇,顺德的陈村、番禺的市桥、香山的小榄都在清代进一步发展为城镇,民国初期将县治移到禺南新造,市桥自1945年起才成县治,是沿海经济型的城镇。市桥周围乡村农业为它提供大量的农副产品和手工业原料,市桥周围乡村的丘陵和围田区多种经济作物为市桥提供大量水果、农副产品和纺织原料,市桥地区是全县手工业中心和纺织 业基地。清中叶以来市桥地区新造有“广棉”的美称。当时南村的纺织业更具规模,镇内有棉花会馆,也有一条专业性“纱市街”。沙湾司的织布业使用矮机织布产品美观悦目,质量上乘,销路甚好,但经鸦片战争之后,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尤以印度孟买洋纱大量倾销之后,因用机器纺成的洋纱以其成本低廉的优势,战胜价贵的土纱,由于资本主义入侵,一方面迫使农业与手工业分离,其中一部分失业的手工业工人与破产农民或受雇于高机手工业工场,或沦为农业雇佣工人,客观上为资本主义萌芽提供廉价雇佣劳动力。

市桥的手工业以晒染业著名,鼎盛时期晒染业老字号发展到四五十家,产量达六十万匹,远销香港南洋各地。在市桥众多的手工业中享有声誉的还有酱料业、腌制业、锻铁业等均很著名。随着市桥手工业和 周围农业的发展,也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商业繁荣其特点是一市两墟,在一条街上有两个不同墟期集市实属罕见,其次,店铺稠密,亦工、亦商,再其次是典当业的发展,乡镇典当业的发展这反映了农民和小工商业者生产和生活上对资金的需求和反映高利贷资本的发展和商人资本的发展,对瓦解旧的生产方式形成新的产业资本生产方式起了有力的杠杆作用。到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以新兴工商业为代表的有辗米业、火柴厂、电灯和电话公司的出现,从清末到民国时期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市桥交通运输的发展,水路交通,以客货渡客艇、货艇为主,市桥自同治至宣统(1862-1911)这四十九年中和各地商埠、乡镇贸易共有31处,客货渡和客货艇共五十一艘,远至广州香港贸易,它是向外型港口,也是珠三角横向联系的经济纽带。在陆路交通方面,民国二十二年,严博球当县长时立意发展番禺乡镇马路和公路,全县共修马路十八条,以新造为中心,南下市桥,西斜大石,由大石至钟村,东南通石楼,由石楼达市桥,构成整个禺南公路网,日后这些公路经过加工维修,便成为现代的汽车公路,从而使市桥成为番禺水陆交通运输的中心,成为广州与番禺广大农村经济发展的桥梁。

自清中期近二百年来,市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逐渐成为番禺农副、工商、交运和对外贸易的中心,而后期亦为番禺政治中心,它的历史优势,是处禺南鱼米之乡的腹地,它本身是工商业中心和对外贸易港口,它虽经过历史上的动乱,历久不衰,因此,我们今天研究过去的市桥必将为建设广州国际大都市提供历史的参考依据。

本文在《广州师范学报》1988年第4期社会科学版发表后,学报主编赵福檀教授认为,这篇文章内容丰富,对市桥很有影响,准备多印30份学报发给市桥有关单位。不久广州市高教出版社把这篇文章编入《明清广东经济史 论文集》,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广东明清经济史》研究的项目组长李龙潜教授认为这篇文章填补了《广东明清经济史》研究的空白。

 

注(原文详见象中校友事迹展馆的相关展品)
 

象贤中学48届校友
何继梁
2011年6月20日

 

 

返回主页

本页目录